赵匡胤为什么要迁都?迁都之争留下了哪些隐患?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4浏览:33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匡胤消灭南唐之后,南方仅存吴越和漳泉两个名义上的独立政权。按照赵匡胤一统天下的既定方针,他应当一鼓作气将这两个政权灭掉。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立即出征,反而在976年下诏,到西京洛阳视察。他的这次洛阳之行引发了一场大论争——迁都之争。宋太祖为什么要迁都?关于迁都有什么隐情吗?
留下隐患的原因
江南收复后,赵匡胤并没有一气呵成将南方仅剩的吴越和清源军(漳泉)两个政权一并收入大宋的领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这两个政权面对大宋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力,尤其是吴越,积极响应宋太祖赵匡胤的号召,亲自参与了攻打南唐的军事行动。吴越作为围困金陵的主力军,对攻灭南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割据漳州、泉州的陈洪进,从宋初就自称自己是大宋王朝的附属国,在江南被攻下后,又急剧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机,便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东京,以求加强与大宋政权的友好关系。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有载:“平海节度使陈洪进以江南、吴越入朝,不自安,戊寅,遣其子漳州刺史文颢来贡方物,且乞修觐礼,诏许之。”
对于这样的顺从者,听命者,虽将其迅速收服并不是难事,但如此一来便有损大国之风范,也不符合赵匡胤一贯追求的“和平统一”的最高理想。
其二是因为吴越在与大宋联合攻伐江南时,李煜曾经亲自给吴越写了一封信,企图瓦解两个政权的联合。内容大意如下:唇亡则齿寒,今日没有了我,明日就是你的死期!一旦吴越也并入了大宋的领土,你再也不会享受到称王的地位,也只不过是大宋的一个布衣百姓罢了。
而吴越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其实是有小心思存在的),为避免“狡兔死,走狗烹”,派遣使者将这封信送到了赵匡胤手中。面对李煜说的话,赵匡胤自然不愿意让一个失败者言中,为了不落下口实,赵匡胤在收复南唐之后,就没有急于将吴越、漳泉纳入领土内。
实际上,赵匡胤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统一北方,如何收复北汉,如何应对辽国的威胁。但是,赵匡胤对大宋定都东京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为此,他想亲自到实地做一番调查。没想到的是,赵匡胤迁都的想法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迁都之争始末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说,将于四月到西京洛阳视察。赵匡胤为这次视察找了两个很好的理由:一是到他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祭拜;二是在西京洛阳南郊祭天。尽管这两个理由都很冠冕堂皇,但是赵匡胤身边的人都非常清楚他此行的目的,因此极力反对。
赵匡胤无视众人的反对和劝阻,执意到洛阳走一遭。按照计划,他先到巩义祭拜了父亲的陵墓,又到洛阳南郊举行了祭天的仪式。一切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赵匡胤却丝毫没有要离开的迹象,反而继续留在洛阳,随从大臣深知赵匡胤的意思,故而没有一个人敢于劝谏回京。
然身边不无见缝插针者,李怀忠也跟随赵匡胤来到洛阳,他向赵匡胤进言:“东京有汴河的水陆运输通道,每年运送长江、淮河的粮食几百万斛,京都有大军几十万人,他们都依靠这条水路得到供给,若陛下身居此处,军队吃什么呢?何况我们的根基在大梁已经非常牢固了。如果仓促之间迁都洛阳,臣真是没发现有任何好处啊。”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有载:“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面对李怀忠的劝谏,赵匡胤丝毫不留情面,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赵匡胤仅用了四个字直接拒绝李怀忠——上亦弗从。那么洛阳究竟哪里吸引住了赵匡胤,会令赵匡胤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迁都洛阳呢?我们来对比一下大宋时,开封与洛阳的地位。
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大宋王朝建立之初要定都在开封呢?
开封与洛阳的差别
一、历史因素
大宋王朝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在睡梦中被“黄袍加身”,然后以雷霆手段通过和平的方式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得来的。当时后周的都城是开封,而赵匡胤几乎是以“接盘侠”的身份将后周全权接手,开封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大宋的都城。
在五代之中,有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定在开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也就是说,开封历来受到皇室青睐,饱受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在后周辉煌的时期下,开封人口剧增、房屋密集,俨然成为了当时天下第一中心。
周世宗时期,为了维护开封的形象,周世宗对开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开封形成了三重格局:外城、里城、皇城。开封已经完全具备了担当一个大一统国家京城的规模,而这也正是北宋定都开封的最大根基。
二、地理因素
《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中有载:“以大梁四方所凑,天下之枢,可以临制四海,故卜京邑而定都。”开封位于华北平原南端,处于中原地区的中心,占据此地完全可以俯瞰全国,正显大国之风范。并且开封周围一马平川,有利于出动军队,控制地方动乱。
三、交通因素
我们可以清楚地从大宋的地图中看到,开封不仅处于中原的中心地区,并且有四通八达的陆路、水路交通,是名副其实的“四达之会”。
陆地方面有几条主要的干道:从开封往北,经过滑州(今河南滑县)、澶州(今河南濮阳)、大名(今河北大名),可以到达河北诸州,并且可以直通辽国都城。
从开封往东有两条主要干道:一是经过曹州、济州、兖州、齐州可以到达山东半岛等地;一是通过南京(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苏徐州)可以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从开封往南去,经过陈州(今河南淮阳)可以到达淮河中游各地。往西,可以通过洛阳,进而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和四川。
开封不仅有着陆地上的便利,水路亦十分发达,并且在宋代开封是一个以水路为主的城市,也是全国水路交通的中心。在宋代的开封,水路多达四条:汴河、黄河、惠民河(蔡河)、广济河(五丈河),其中汴河最为重要,它保证了北宋军队的给养。
四、军事因素
清代的顾祖禹曾在《读史方與纪要·河南方與纪要序》中做出如下批示:“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
也就是说开封此地一马平川,虽然交通便利,但由于四周没有山川围绕,没有可以依赖的自然屏障,若辽举大军南下,在华北平原上就如入无人之境,这是开封唯一的劣势,也是最明显的劣势。
综上所述,洛阳的优势不及开封,赵匡胤一世英名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故而在他人第三次进谏后,宋太祖赵匡胤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决定。
晋王赵光义的道德帽子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并且为大宋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进言赵匡胤说:“迁都洛阳,未见便利。”赵匡胤回答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意思是说迁到洛阳并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在于迁都长安。
赵匡胤继续解释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匡胤果然将开封没有可以依赖的自然屏障、缺乏高山大川的地理优势搬了出来,并将周王朝、汉朝也一并搬了出来,以证明这些王朝之所以繁荣,都是由于很好的利用了地利的天然优势,省去了冗杂的军队开支,以实现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对于赵匡胤的说辞,赵光义不以为然,他说:“在德不在险”。并说:“孟子早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话来”。面对赵光义送来的道德帽子,太祖一时语塞,哑口无言,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及:“上不答”。
等到晋王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赵匡胤扭头对身边的人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第二天,宋太祖下诏,返回东京开封。自三月初九从开封出发,到四月十五回到开封,赵匡胤的这次西巡活动前后共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此次西巡“要考察西京洛阳、准备迁都西京”的目标也在众位大臣尤其是晋王赵光义的劝谏下最终流产,这就是迁都事件的始末。
小结
虽然史记是如此记载的,我们从中仍能看出不少端倪。比如说,众大臣包括他的好兄弟李怀忠的劝谏,他都不曾给一丝一毫的面子,不管他们说的天花乱坠,赵匡胤始终“上弗从”。而他的弟弟赵光义来了以后,仅用三言两语便“说服”赵匡胤改变想法,是不是有点太过简单了。
并且,赵匡胤在洛阳做完了所有的工作后一直在洛阳停留,似乎在等什么人,等赵光义来了以后,若赵匡胤真的被说服,怎么会留下“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这样的不吉利的话来呢?
加上赵匡胤回到京城后在不明不白中死在了烛光晚宴下,而他的弟弟赵光义成为了大宋第二个皇帝,实在是令人费解。
猜你还喜欢
- 11-30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 11-30 在很多宋朝记载中,是怎么提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的?
- 11-30 赵匡胤能成为北宋开国皇帝,与赵普这位核心人物有何关系?
- 11-30 赵匡胤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为何最后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 11-30 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哪些开国功臣为何没有一人反对?
- 11-30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是领袖身份,但为何说他曾科举“落榜”了?
- 11-30 与南宋初期相比,为何说北宋初期的禁军更强一些?
- 11-30 北宋生产技术发展以后,各种手工业作坊如何超越前代?
- 11-30 北宋初年人口650万左右,至徽宗年间如何发展数千万人口?
- 11-30 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到北宋时期增加到了多少个?
- 11-30 中国古代城镇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怎样的新转折?
- 11-30 如果“金匮之盟”是假的,赵匡胤有想过传位给赵光义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