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面对心怀鬼胎的儿子们 李世民是如何选择立储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4浏览:42分类:历史
对李世民立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导语
唐朝太宗时期,是唐朝开国的奠基时代,也是唐朝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贞观之治的开创,也为唐朝后续的盛世奠定了强大的武力和治国基础。
这一时期,唐太宗麾下有着不少的卓越人才,凌烟阁功臣,助李世民征战的不少谋臣、武将,如房玄龄、刘文静以及尉迟恭等,都是十足的谋臣和勇猛虎将,文武并驾齐驱,才打下了大唐这广袤的江山。
唐太宗画像
到了李世民的儿子辈,在父辈开疆拓土基业光辉的庇荫下成长,自然也是如虎添翼。如李世民曾两度废立的太子李承乾,蠢蠢欲动的魏王李泰等等,却是不安分守己,双双都谋划着谋反篡位。李世民的这俩儿子,都是闲不住的主儿,李承乾虽为太子,但是奈何父亲又看重与他争锋的弟弟李泰,李泰呢,一直图谋太子之位,贞观年间的夺嫡党争,也至此按捺不住这火,彻底爆发了。
李承乾剧照
正文
(一)亲兄弟间的争斗,李承乾与青雀李泰
李承乾和李泰,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亲儿子,都为长孙皇后所生。
开始,李世民欣赏长子的做事果断的风格,加上李承乾又是嫡长子,便自然而然被李世民立为太子。 而李泰,则是李世民的次子,由于天资聪慧,为人伶俐,善书画和骑射,文武双全,更让李世民爱戴,也被李世民称赞为“青雀”,从此李泰也有了“青雀”这一个别致的称呼。
而李承乾虽然身为太子,初期也受到父亲李世民的重视,但是他天生跛足,加上为人做事狠辣,后期也不太在父亲李世民那收到好果子吃。同时李承乾生性猜忌,面对父亲宠爱弟弟李泰,也随时有害怕被父亲废黜的担忧,为此,李承乾开始走向拉帮结派的党争之路。朝臣们,面对皇帝的家事之争,却也不免站队。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征灭高昌归来,由于在战后,侯君集纵容属下抢掠高昌百姓,而且侯君集自己也侵吞了不少财物,如此,被另一位随军征战的将领告到了李世民那里。于是在侯君集率大军归来长安后,李世民先是为侯君集大摆庆功宴,宴会结束后,又把侯君集治罪下狱了,顷刻之间,安邦定国的功臣摇身一变成了阶下囚,让侯君集很是难受,后来在岑文本拼死进谏下,才保住了侯君集的命。
但是,就此,这个君臣之间的嫌隙也摆在了李世民和侯君集这俩君臣上下之中,为后续侯君集伙同太子李承乾谋反埋下祸根。
不久,随着李承乾的青雀弟弟李泰的日益得宠与在朝堂上魏王一党的势力增长,已经威胁到了李承乾皇储的位置和利益,所以李承乾做出了一个毁了他皇储前程的决定。
他请求侯君集作为外应在长安城外起兵,而李承乾自己则是领东宫所掌控的禁军人马向魏王所在的西宫发起攻击,意图灭掉李泰后,联合城外进攻的侯君集,而后合围大明宫,一举逼迫父亲李世民退位,而后自己称帝。
但是,谋反之举却遭到了他们一伙中的摩干承基的揭发,在发兵后不久,便被唐太宗李世民派兵剿灭了,最终侯君集被杀,李承乾被废黜,一代太子李承乾也就此落幕。而魏王李泰这边,虽受恩宠,却也未被立储,反而是他们的亲弟弟,晋王李治,在舅舅长孙无忌的辅佐下慢慢走入正轨,最终被立为太子,走上后续高宗时代的极盛之路。
(二)默默崛起的晋王李治
李治,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三子,与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是同母兄弟。
李治宽厚仁慈,重视兄弟亲情,加上争斗的又是自己同母兄弟的两个哥哥,所以李治时常不问朝事,只安心做他的晋王生活。但是,奈何祸事会自己找上门。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勾结侯君集和李世民胞弟李元昌意图谋反,准备起兵逼宫,但是被李世民所镇压,而后李承乾被废黜。此时太子储君之位便空了出来,此时唐太宗有了立李泰为储君的打算。
而李泰为了表示自己的重情重义,在李世民面前表演了一出苦情戏,他涕泪横流地在李世民面前表示如若继位,百年以后定将皇位杀子传弟,声称若继承皇位,百年后将会把皇位传给胞弟李治。而同时李泰又以叔叔李元昌谋逆之事旁敲侧击李治,把李治吓坏了,李世民得知后,十分自责,因为他自己对李泰的宠爱而造成李泰如今的模样。
后来,李世民清醒过来,将魏王禁足,将李承乾贬谪至外地,而后立了李治为太子。这是因为李治在这期间表现得极为中肯,李世民看中这个儿子的仁孝礼义,重视亲情,加上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的劝谏,这才愈发明确了李世民的打算。
另外,在朝堂上,文臣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一派,武将徐世摩等,都是倾向于当时还为晋王的李治。李治虽较为低调,有些被动的接受父亲和舅舅的栽培,当然也是因为李治与其舅舅长孙无忌的关系相近,有着较好的情谊基础,才使得李治正式走上权力的舞台。
(三)从此,唐高宗李治,走上历史舞台。
李治相对于李泰和李承乾,他极其守本分,既没有李泰那般工于计谋,斗这个斗那个,结党营私,在朝堂建立自己的派系。也没有李承乾那种冲动的不安分因素,勾结其他封王和掌兵大臣,直接是谋反逼宫,直接行的大逆不道之举。
相比两位闹得如此不可开交的哥哥,李治真真切切可以说是安分守己,而李治也是和长孙无忌这边当时的权臣走得较近,相比两位兄长间的在朝堂明争暗斗争夺势力,李治是走得极其谨小慎微,只是和一些老臣比较亲近,于私而言的事情。
公元六百四十九年,唐太宗于长安城外终南山中的行宫驾崩,临去世前,李世民唤来徐世摩、褚遂良、长孙无忌,作为辅佐李治的顾命大臣,而后,与世长辞。
同年,李治于长安城大明宫继位为帝,为唐高宗,年号永徽。
李治登基后,开始了唐朝对外的一系列大型征战战役,先是灭西突厥,后灭高句丽,平定西域,征定辽东,使得万邦来臣服,将唐朝版图达到最强,麾下一众武将徐世摩、苏定方等等,彻底地将大唐以武力国贯彻始终,成为盛唐最响亮的代名词。 加上李治在位任用贞观一朝所留的能臣,励精图治,高宗时代的大唐国力也更加强盛。
从废太子李承乾到青雀李泰,再到真正安邦定国的李治,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嫡生三个儿子里,都是有真才实干且真正弄出一片风云的时代人物,他们出身于帝王家,勤于一生的帝王事,如同青雀李泰,诗词歌赋,文采飞扬,如若不参与夺嫡党争,或许他会是盛唐时期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不尽然会是那个工于计谋的夺嫡王侯。
如李承乾,如果他不是太子,也会是一个唐代领兵打仗的好将领,当然,话说回来,历史没有如果。 李治顺承天命继任为高宗,也是历史的必然,引领着唐朝的发展和历史的洪流向前。
猜你还喜欢
- 11-30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帝王,为何却被二子李世民逼宫了?
- 11-30 李元婴可是李渊的儿子,但李世民为何却对他百般呵护?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明明是三征高句丽造成隋朝灭亡,李世民为何还要坚持下去?
- 11-30 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有权利调动部队对付李世民吗?
- 11-30 除了长孙皇后之外,后宫中还有哪个妃子受李世民宠爱?
- 11-30 李渊退位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李世民对他的态度有何变化?
- 11-30 唐朝开始似乎无法抵挡王世充,但为何却输给了李世民?
- 11-30 李世民的功劳这么大,李渊为何就是不愿意将皇位传给他?
- 11-30 尉迟敬德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他?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如果李世民等到李渊死后,他还能向李建成发动政变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