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多次率军突围最后为国捐躯,为何却称为罪人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4浏览:39分类:历史
战国后期的秦赵之争,最终在长平爆发,此战双方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用时长达三年,最后秦军全歼赵军,并斩杀赵军20万降卒,一战扫平了东出的障碍。作为赵军统帅的赵括,是否需要承担则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赵括是否适合担任主帅。现在很多人认为赵括能统帅45万大军,并且在围困的时候还能组织五次突围,所以赵括能力很强,但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与赵括同时期的人会对赵括军事能力表示不信任,这些人说的都对吗?
首先是赵括父亲对赵括的平价,赵括父亲赵奢是赵国大将,他在家的时候曾经与赵括讨论过军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的评价总结一句话就是赵括对战争不慎重,将战争简单化。
那么历史上的赵括是怎么样呢?在赵王决定将赵括任命为将军的时候,赵王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括的回答中木空一切,说的轻描淡写。到战场之后,对待战争不慎重的情况的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一改守势,直接率领大军进攻秦军,结果被秦军40万人的大军,被白起2.5万人就截断赵军的后路。
白起为什么会2.5万人就如此容易截断40万人的退路,可以是地形优势,但是更为关键的应该是赵括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致使后方兵力空虚,被白起有机会用2.5万就堵住了退路,而更为夸张的是,白起用5000人的骑兵就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这就表赵括行军前后间距大,给了白起分割的机会。
怎么解释赵括军队出现的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说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秦军先去引诱赵军决战,然后佯装失败,赵括看到秦军失败,就率领大军追击秦军,而赵军是一个以骑射强大的军队,赵括率领的骑兵在前面追击,后面是步兵,并且由于骑兵与步兵速度的差距,两军出现了断裂,最后都进入了白起的埋伏圈。
赵括的轻率大军出击,一方面忘记穷寇莫追的道理,一方面又不能防范后方脱节的问题,这不正体现了他对待战争不慎重的态度吗?也就是这种态度加上赵括的自以为天下无敌(“对待白起还要考虑对付一下,打败王龁不在话下”这话说的何等狂妄),最终落入了白起的包围圈。
赵括母亲对赵括的评价是不能恩赐补下,私心很重,不能笼络人心。这种情况在赵括得宠的时候自然体现不出来,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高位的时候,他指挥和安排人听他的也多,而当他处在困境中还有人听他的就需要个人的威信和恩惠。那么赵括在战场上的情况怎么样呢?
刚上任赵括就对人马进行了调整,实际上就是将廉颇的人换下去了,将自己的人换上来了,所以前期候指挥军队还比较顺利,但是围困之后就不一样了。到第五次冲锋的时候,赵括已经是要自己上了,是主帅的赵括为什么要亲自冲锋呢?难道他不知道自己一旦出现一点意外,整个军队就垮了吗?
我想赵括也清楚这一点,他选择自己带队,原因要不就是没有人了,要不就是没有人愿意冲锋,所以赵括才必须自己带队上。(这一点很多人会说是要鼓舞士气,建议参考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兵团被围剿,有那个是最高长官带头冲锋,因为长官带头冲锋是送死,一旦出现意外,整个大军立刻失败)从赵军最后投降还有40万人的情况看,赵括当时应该手下有兵,所以赵括当时的情况更有可能是手下人在前面几次冲锋失败之后,不想在继续冲锋,这种情况下赵括只有自己冲锋。造成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赵括不能笼络部下,不下自然不会为他拼死效力。
赵括在被包围的时候,也印证了蔺相如对赵括“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的评价,当赵括在被白起少量人马切断分割之后,赵括一开始并没有发现是中计,等到发现之后赵括也没有称秦军立足未稳发动攻击,而是被包围之后安营扎寨,之后被饿的不行,才发动攻击。
总体而言从赵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言,赵括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将领,而他的轻敌和大意,最终让赵军陷入包围,在包围圈中赵括又不能突围,最后使赵国四十万大军被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赵括绝对是赵国的罪人。
赵国或能取胜之人只有两个人,即是蔺相如和乐毅,蔺相如再次出访诸侯,谈论结盟的事情,避免赵国被孤立,而乐毅可以率领军队袭扰秦军。可惜蔺相如病重不能远行,并且在当时失去了赵王的信任,而乐毅是新降的将军,又不能受到重用,最为关键的是赵王一心想速战速决,所以才会派遣同样速战派的赵括上任。
这样看来,赵国的长平是一个死棋,其实赵国还有一步可走,就是退军,撤出长平,日后在找秦国决战,可惜当时双方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刻,都不愿意收手。
猜你还喜欢
- 11-30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开始尝试穿怎样的衣服来度过夏天?
- 11-29 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为何要用毫无经验的赵括换掉廉颇?
- 11-29 就算赵王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 11-29 如果长平之战不换成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
- 11-29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公子为质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 11-29 关羽当时正处于三国乱世,《春秋》对他有很大的实用性吗?
- 11-29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互相竞争,这一时期的货币有多少种?
- 11-29 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宰相一职,它与丞相究竟有何区别?
- 11-29 东胡在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那么它又是怎么消失的?
- 11-29 春秋战国是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哪“四大改革家”?
- 11-29 古代的宝剑真的能做到“削铁如泥”吗?真相是什么?
- 11-29 春秋时期除了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为何还是一个大混乱时期?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