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什么否定分封制,而坚定推行郡县制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4浏览:40分类:历史
李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屋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李斯,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但是因为不甘于现状,希望能够拥有一番事业,于是辞去原本的官职,找到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即辅佐君主的才能。学成之后来到秦国,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完成统一后,李斯与众臣在实行怎样的管理制度上面产生了分歧,其他很多官员认为,分封制应该沿袭下来,说白了,就是想要自己分得一块土地,但是当时是廷尉的李斯坚持认为,分封制坚决不能推行,应该改为郡县制。那么,为什么李斯要这样坚持呢?
先来看看,很多大臣们坚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已经模糊了,但是很著名的应该就是西周初期分封诸侯的事情。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但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也就相当于是权力下放。但是坏处也同样很明显,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时刻保持对周天子的敬畏之心,时间一长,难免跑出来几个不忠的人,毕竟自己也拥有自己的国家,吞并一些小国家,扩大疆域增加人口提高势力,谁不想这样做。
于是,西周的分封带来的结果就是东周列国你争我打,分封制面临崩溃,诸侯争霸,全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因此,很多人在提到东周的时候,都是有些懵的,完全不知道东周有什么,但是一说起春秋战国,马上就不一样了,最不济也知道战国七雄秦国统一的历史。由此可见,分封制给周王朝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就说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楚庄王北伐,向周天子周定王的使者王孙满询问制作九鼎需要的尺寸和大小九鼎象征着国家权力,楚庄王这一举动,丝毫不掩饰自己取代周天子的心。尽管王孙满说,没有德行,有鼎也没用,前代夏禹、商朝、周朝,哪一个不是因为有德而前朝失德,鼎才会转移,天下易主。这话虽然让楚庄王对不出来,但是他的野心和这个故事,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另一个,就是秦国了。秦国从何而来?就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啊。如果没有周王室分封,就没有最开始的秦国,更不会有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取代周朝建立秦朝。这样的分封制,弊端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郡县制,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通过郡、县两级政权对地方进行统治。
县制被认为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是先楚熊坎的次子,夺得兄长熊旬的王位后自立为楚王。三年之后,楚王渡江攻打西周在汉中布置的重镇,第一次失败后回国养精蓄锐,吞并了周围的国力衰弱但物资丰富的权国,改权国为权县。熊通命权王做了县尹,权王哪里愿意接受这种从王变成县尹的落差,于是私下召集兵马发动叛乱。楚王熊通知道后马上发兵平乱,将权王带回楚国看管,又在权县选拔人才做县伊。这就是县制的起源。
郡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被《史记》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郡制的记载。
到了秦始皇时期,他当然知道,分封制究竟有什么样的弊端,如果真的要用分封制,保不齐什么时候秦朝就被另一个“秦国”取代了。因此,当大臣们都建议实行分封制的时候,秦始皇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尽管所有人都对分封制没有异议,他还是在朝堂上让大家讨论,也能看得出来,秦始皇其实根本不希望实行分封制。
这个时候,还是廷尉的李斯就站出来了,陈数分封制的弊端,再用事实说话,郡县制已经在一些地方试行,并且很成功,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秦始皇自然明白其中的差别,他非常赞成李斯的观点,郡县制也就这样实行了。事实证明,郡县制的确更优于分封制,对于中央集权优势更加明显。尽管后世唐朝废除了郡县制,改为州县制,但是从方法上来看,依旧属于郡县制度变体。
猜你还喜欢
- 11-30 如果蒙恬没有让赵高的奸计得逞,秦朝还会这么早灭亡吗?
- 11-30 如果扶苏能成功代替胡亥继承帝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 11-30 李斯对秦朝有着哪些贡献?为何说他的功劳还是大于错误?
- 11-30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秦朝的阿房宫是真实存在的吗?
- 11-29 自秦朝第一个统一中国后,为何没有大一统王朝超过三百年?
- 11-29 即使没有了赵高的存在,为何说秦朝依然还会二世而亡?
- 11-29 如果拿孔雀王朝和秦朝对比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11-28 李斯为何要处处针对吕不韦?只因道不同不相为谋
- 11-28 南越国是秦末时期建立的,赵佗沿袭了秦朝的什么制度?
- 11-28 秦朝以前是奴隶制社会,奴隶的来源主要有哪几个?
- 11-28 秦朝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为何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