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秦二世胡亥为什么没能延续大秦帝国的辉煌?与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3浏览:42分类:历史

  胡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屋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秦襄公在公元前770年,创立了秦国,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政权。经过老秦人五百多年的努力,在嬴政时期到达顶峰,秦始皇扫平六合,建立了第一个大统一王朝。

  或许命运这就这么喜欢开玩笑,秦始皇准备传至万世的帝国,仅仅传到胡亥这里就灭亡了。那么为何胡亥不能将秦帝国的辉煌继续延续下去呢?

  一、秦始皇没有提前处理好身后事

  史料记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秦始皇病重,由于秦始皇忌讳死,大臣们没有人敢提他的身后事。雄才伟略的秦始皇,犯了一个错误,他写下诏书,让扶苏回咸阳发丧,但没有写具体的接班人,也没有即刻将诏书送给扶苏。

  很快秦始皇去世,那封诏书被赵高掌握,旋即出了大问题。赵高、胡亥、李斯将诏书篡改,胡亥即位为帝。秦始皇那封诏书的言外之意,就是让扶苏即位,但秦始皇没有预料到,在赵高这里出了意外。

  如果秦始皇出巡之前定下继承人,或者将诏书写明确,即刻派使者送走,那么胡亥将没有机会,赵高也只能望洋兴叹。其次,有人说秦始皇是有意让胡亥即位,即便是这样,秦始皇也应该确立好顾命大臣。

  胡亥是守成之君,要军功没军功,要威信没威信,是需要有人辅佐的。就好比汉武帝去世前,命霍光做辅政大臣,汉武帝想得就比较周全,也使得汉朝能够强盛下去。如果秦始皇提前找好贤能的辅臣,哪怕胡亥湖昏庸无道,好歹还有个制约对象,秦亡也不至于这么快。

  所以我们说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假若秦始皇提前做好准备,那么之后也不会出那么多幺蛾子。

  二、赵高权倾朝野,胡作非为

  秦朝二世而亡,那个罪魁祸首就是赵高,那封给扶苏的诏书,赵高拿在手中,也是赵高,提出要修改诏书。首先,赵高找到了胡亥,说明修改诏书事宜,起初胡亥是不同意的,毕竟这事关重大,而且他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跟皇位离着太远了。

  然而,在赵高利诱之下,胡亥很快就同意了这项高风险且高收益的计划,皇位谁不想要,送到眼前的肉,为什么不吃,所以胡亥的思想工作相对比较好做。

  李斯是秦朝左丞相,是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赵高找到李斯说明了篡改遗诏的计划,李斯坚决不同意,赵高费尽口舌,威逼加上利诱,最后是赤裸裸的威胁,这才逼迫李斯就范。

  倘若没有赵构这奸佞之辈,扶苏即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正是因为这个小人的阴险嘴脸,颠覆了整个秦朝。

  赵高想立胡亥为帝,一方面他跟胡亥关系近,他本就是胡亥的老师,另一方面,胡亥资质平平,也比较容易控制。赵高立胡亥只是为了过度,他的胃口远远没有这么小,等到他权倾朝野,他就将废掉胡亥,自己登基为帝。

  史料记载“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柰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於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

  为了掌控朝政,赵高劝胡亥暂时不要接触大臣,况且天子为九五之尊,何必听从他人的意见。对于赵高,胡亥是言听计从,况且胡亥本就是个昏君,也不喜欢处理繁杂的政务,朝政大权就这么着落入了赵高之手。

  所有的军国大事,全部由胡亥和赵构商议,这样就堵塞了言路,胡亥也听不到朝臣的声音,更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此这般,奸臣当道,皇帝糊涂,社稷将倾便不可避免。

  为了验证朝臣的忠诚度,赵高还导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大戏,明明是鹿,赵高说它是马就是马。朝臣中凡说是鹿的都倒了霉,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说真话了,秦廷成了赵高的一言堂。

  原来帝国的根基就不是很稳固,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并没有收获民心,加之赵高这无与伦比的折腾神功,国家衰亡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三、胡亥昏庸无道,施刑严刑峻法

  如果是明智的君主,都清楚一张一弛的道理,开国之君大多雄武霸道,需要相对严酷的法令进行统治,但下一任君主则需要缓解紧张的局面,宽刑薄赋、与民休息才是最好的对策。

  胡亥反其道而行之,大兴土木修建秦始皇陵墓,不仅如此,那些没有子女的妃嫔、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成了殉葬品,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殉葬惨剧。

  为了威服海内、震慑天下,胡亥大肆诛杀大臣和皇室成员,那些小官小吏也难逃法网,只要有一个小错,就可能株连全族,那些皇子皇孙同样难以幸免。

  史料记载“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

  太过严苛的法令,也是造成秦末起义遍地的原因之一。刘邦就是个例子,刘邦以亭长的身份押送一批犯人到骊山,中途很多犯人逃跑了,就算到了地方,按照秦朝法令,有犯人逃跑,官吏同样是死刑。

  刘邦左思右想,去是个死,起义也是个死,干脆进山造反,也成了起义军的一份子。这种情况十分常见,既然胡亥和赵高不把民众当回事,那么秦朝离着覆亡也就不远了。

  总而言之,胡亥和赵高本就是奸邪小人,根本没有治世之才,除非换人,只要他们当权,秦朝只能二世而亡,没有第二种选择。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