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魏国灭蜀国为什么吴国不帮忙 是不想还是不能帮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3浏览:27分类:历史

  对曹魏灭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鼎立,以魏为尊,吴蜀相互联络、抱团取暖,然而,也仅仅是抱团取暖而已,做不了别的。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能爬上高位、雄霸一方的都是有真本事的真英雄,可谓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手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这来不得半点马虎。像袁绍、刘表、董卓等能力稍次一等的人物,早就被大浪淘沙所冲刷下去。

  所以,既然群雄纷争过后,已经来到三国相持阶段,那么这三家政权的掌权者对当时的境况可谓洞若观火,自个该怎么做各自心里清清楚楚。结合当时的情况,魏国的战略可谓十分明确,那就是对内稳、对外拖,魏国地广人多,内部情况相对复杂,连年动乱之后,真的时候该稳一稳了,这样新生的政权也能根基更固,对就是先拖一拖,那两家邻居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小又硬,急躁硬啃,说不定崩断牙齿,自取其辱,会丧失威信,内外变数陡增,这是魏国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局面。

  真正急躁的是吴与蜀,他们不愿意等,也不能等,因为时间不在自己这一边,所以他们三足鼎立的前期。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画面,就弱小主动挑衅强大,无论诸葛亮二出祁山,姜维数次模仿诸葛亮,还是吴国主动在吴巍边境挑战、北上与高丽军密谋沙丘等,无不反映了吴蜀的战略焦虑。而魏国似乎岿然不动,就像一头大象任由两匹瘦狼袭扰,而旁若无人的自顾自的吃草。不是大象心慈,而是大象在吃草、养精蓄锐,等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露出了锋利的獠牙、泰山压顶般的铁蹄。

  终于,在魏幼主在位的一年夏天五月,魏国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派出征西大将军邓艾,都率几路大军向着蜀国潮水般涌来。此时的蜀国可谓已经毫无招架之力,所仰赖的唯有群山所制造的天然屏障,只要死守各种隘口,或许可以自保很长一段时间。然而魏国岂容能让自己夜长梦多。于是,立即派出另一位大将——镇西将军钟会由骆谷进军,在东西夹攻之下,实力不济的蜀国终于支撑不住,刘禅率领百官亲到邓艾军营中请降,自此蜀国灭亡。

  蜀国灭亡,刘禅必然会心惊胆战,惊吓一场,然而心惊胆战的肯定不止一家。此时此刻远在东南的吴国上下,心情肯定不会比刘禅好到哪里去。那么,既然知道唇亡齿寒,在伐蜀的时候,吴国在做着什么事情呢?其实,那是魏国的拖字诀在吴国显灵的时候,吴国的国君已经开始昏庸,内部矛盾也已经开始激化,当时的吴国正在内讧,而豫章庐陵山的群众更是公然反叛吴国,人心已经不宁,本应救应蜀国的时候,却显露出了有心无力的疲态。

  在魏伐蜀的时候,吴国没有组织起有力的救援,就是已经把自己往火坑里又推了一把,其实真正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应该在战争前,就应该做好和蜀军的有效联合,做好共同保卫蜀国的完全准备。

  然而俗话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时,从魏国站稳脚跟的那一刻起,可以说三国的大势已定,吴国的大势已去。哪怕吴国真的国泰民安、朝政廉明,它也无力去逆天改命,去帮着蜀国赶跑魏国侵略军,更不可能去颠覆掉蜀国政权,若如此,也不过是能略微延长一下鼎立相持的时间,但是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