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略例》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都讲了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2浏览:37分类:历史
《周易略例》作者王弼(226~249)字辅嗣,河南焦作人,汉末著名士族王粲的侄孙,三国时期魏晋玄学的主要开创者,是中国哲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哲学家。
魏正始年间,曹爽、何晏擅权,王弼在政治上倾向曹爽,经何晏推荐,做了尚书郎。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何晏被杀,王弼受株连丢了官,并在这年因病而亡,年仅24岁。王弼性情高傲、刻薄,善谈玄理,政治活动较少;但他关心时事,敢于面对现实。当时曹魏政治腐败,它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巩固局部地区的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的大一统。围绕这一现实问题,政治家和思想家分别从实践和理论方面进行了探索,王弼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败坏,政治秩序紊乱,关键在于上层统治者决策思想的失误,不善于“用谋”。而且他不就事论事,局限于评判具体政策上的是非得失,而是着眼事物联系的整体,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去分析比较。这是他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他根据对当时的时代课题和政治积弊的深刻观察和理解,提出了一套如何理顺各种关系以达到大治的政治谋略思想。在这些思想和各种具体政治主张中贯穿着一条总的原则,即“以无为本”,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他宣称一切都不过是假象,富贵是假象,贫贱也是假象,一切都归结为“无”,得是无,失也是无,以此来“使民爱欲不生”(王弼:《老子指略》)。这种“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比起董仲舒所宣扬的神学目的论来要精巧得多,在统治手段上比用天意威胁的办法要狡猾得多,它表达了门阀士族的政治需要,因此,在正始年间很快风行起来。和“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原则相应,在认识论上所提出的,就是他在《明象》中所讲的“得意忘象”的原则,他把“忘象”看作“得意”的条件,成为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以无为本”出自《老子注》,这是王弼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影响很大,被后人当做标准本。王弼还有《周易注》,它在经学历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周易》是儒家经典中一部重要著作,历代有许多人给它作注。在王弼以前,汉朝人注《周易》多讲究所谓“象”和“数”以及许多宗教迷信、五行四时之类的神秘主义东西,对《周易》进行烦琐的考释,忽视义理分析。王弼针对这种流弊,改用《老子》的思想来解《周易》,基本上摆脱了汉人的迷魂阵,使人耳目一新。唐以后,王弼注被钦定为《周易》的标准注释本,影响很大。与《周易注》相辅而行的是《周易略例》,它讲的是《周易》的基本原则,是了解王弼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这里所选的《明象》就是这部书中的一篇。
王弼的著作还有《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
猜你还喜欢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11-29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11-29 汉朝能延续四百多年,与这个国家本身的政策有何关系?
- 11-29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与是汉高祖刘邦有何关系?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