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太平天国和清朝相比 太平天国真的比清朝更加腐朽落后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2浏览:42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太平天国清朝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太平天国其兴也急而其亡也忽,所以人们找各种原因、从各个方面来阐释它。关于其失败,有一种说法就是:太平天国比清朝更腐朽落后。实际上,这是一个解释误区。

  太平天国能够迅速崛起并持续十几年,势力遍及南方大部,远非流寇和普通叛乱可比。其特殊性在于:

  第一,披着宗教外衣。洪秀全等人借助于拜上帝教,吸引教众,给予参与者一个美好的愿景,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组建太平世道。拜上帝教看似西方基督教,以洪秀全杨秀清的西方知识储备和自我理解,教义实际上被洪杨大大改造。宗教的色彩平添了几分神秘。1937年出版的何贻焜《曾国藩评传》,有这样一段文字:洪杨信奉耶教,不合国情。故而曾国藩写《讨粤匪檄》,扶持名教纲常。

  第二,制度建设与诉求。土地制度、分配制度、军事制度以及外交努力是太平天国建都后的几大核心努力。《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意识过于理想,流于空文。男女分营和圣库制度与天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之骄奢淫逸构成鲜明对比,不符合人性。与欧美诸国的外交活动,延续了华夷观念且缺乏外交规范,以致在长江流域的军事活动遭到西方抵制。其实,以太平天国当时的军事锐度,加上初建伊始的活力,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诸多作为不过是“老瓶装新醋”。

  第三,革命意识影响广泛,兼具动员力与灵活性。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太平军是“粤匪”、“发逆”。在清末革命党看来,太平天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运动。孙中山曾自比“洪秀全第二”。1912年,黄兴曾对人谈道:我革命的动机,是在少时阅读太平天国杂史而起。像孙中山、黄兴这样的革命家,其所处的时代既与太平天国相去不远,其生长的地域又皆为太平军的主要活动地区,因此不难理解,他们民族革命思想的最初来源当然就是太平天国。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禁止诬蔑太平天囯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 ,从此将“太平天囯”、“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可谓是对孙黄的呼应。

  然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进取意识便减弱了。开始对革命成果进行分配,这导致了很大的利益分化,引发斗争,消解了“聚气一心”的革命热情,藩王式的军政制度也不符合战时需求。且战略存在失误,北伐,东征,西征,力量分散而缺乏统一指挥,看不住的地盘是没有意义的。

  太平天国腐朽残酷与清王朝没有可比性。这场巨大的革命洪流,破坏性与残酷性,可谓立足于白骨之上。至于建都南京后的腐败享乐,既是人性,也是必然。

  当然,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其各种制度的弊端也是时代的产物,既然已成结果,不可过分苛责。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