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揭秘: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不留在当地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2浏览:50分类:历史

  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某某官员向皇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恩准后,拖家带口就往家乡赶,或者退休了、不受皇帝重用了,往往向皇帝请辞告老还乡。例如王翦当年要60万兵力伐楚,秦始皇便觉得他老了,胆子也变小了,王翦知道后秦王已不怎么待见他,遂以要照顾老人为由,告老还乡。古代这些贵族大臣,为什么会在退休后、或者其它原因辞官后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呢?难道是大城市的生活比不上农村,还是在城市里奋斗多年还没有自己的房子?

  古代官员退休叫“致仕”,亦叫"致事"、"致政",我国古代退休制度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意思就是说七十岁退休,到了汉朝形成了一种制度,后面的唐、宋、元等朝代基本沿袭七十岁退休的规定,明、清两朝则把退休年龄提前到了60岁,成为了今天退休制度的雏形。虽有退休制度,但不是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立马退任,还得看皇上的意思,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皇帝不让你退休,你就要一直干到死为止,元朝的郭守敬,已达古稀之年,但多次请辞都未获批准,最后八十六岁时卒于任上。

  图1 《睢阳五老图》 中的王涣,以及礼部待郎致仕王涣跋文,幅描摹宋朝“老干部”幸福生活的画卷

  古人有很重的“叶落归根”观念,古人认为在阳间人会欺负人,在阴间鬼之间也会相互欺负,如果一个人孤独无靠死在了外面,魂魄肯定会被其他的鬼魂欺负,但一旦回到家乡就不怕了,这也是古代为什么运尸业经久不衰的原因,如果找不到尸体,还会设坛招魂。古代信奉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同等重要,很看重家族观念,一个人出生后,就会进入族谱,死后亦安葬在家族的祖坟,一旦死在了外面,灵位进不了家族祠堂。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棵树无论长得有多高大,当叶子枯萎后,终究是要回到它出生的地方---泥土。

  古代官员年轻便外出闯天下,到老了亦应该回到出生地,强如西楚霸王项羽也说过“富贵不归吾乡,如衣锦夜行。”莫说古人如此,现代人也是希望年轻在外闯荡赚钱,年老就回故乡安享晚年,这是一种故乡情结。再有便是孝道,儒家文化中,孝是核心,古人的孝是出了名的,像曾参的啮指痛心、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广为流传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家乡还有年老的父母、亲人,他们无乱如何都是要回到家乡的。

  图2 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官场如战场这句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有权力就会有斗争,身在官场,能明哲保身的官员屈指可数吧!就算能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朝廷之上,官员往往会分成两派,尤其是皇位的争夺战中尤为惊险,这时就要站好队了,站错了队轻则丢官失势,重则搭上全家性命。

  再加上,为官多年必然得罪的人不少,退休后无权无势,说不定哪天被人砍了都不知道,特别是在为官期间参与的一些利益纠纷,万一哪天被揭发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天子脚下,皇帝老子不高兴了,退休了也把你杀了,伴君如伴虎,离皇帝远一点,也许皇帝认为你已不在参与政事,帝皇多多少少会念在以前你的功劳,也就不再追究。

  图3 明朝官员

  帝皇为什么会把一些王子或异姓王分封到不同的地方,并严令没有诏令不得返回京城也就是预防这些王公、王爷与朝廷大臣勾结从而对皇权产生威胁,帝皇之术最深不可测,前一刻还在为国卖命,下一秒就有可能在断头台上了。

  帝皇大多生性猜疑,天子脚下当官,自然是提心吊胆的,夸张点来说就是说话都不敢大声一点,尤其是碰到朱元璋这种“变态”的主子,设立锦衣卫,时时监视周边的大臣,很多官员巴不得远离京城了,所以退休后不告老还乡留在这被监视?万一说错了话,一不留神就传到皇帝耳里,以帝皇的猜疑心,会以为你还贪恋权力,到时想脱身可就难了。所以,为避嫌,告老还乡是最体面离开京城是非之地的方法,一来皇帝满意,二来自己亦可获得一些赏赐,何乐而不为。

  图4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

  古代官员虽有退休制度,但在退休后的保障却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唐朝以前,在位期间,所住的地方是朝廷供给的府邸,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宿舍,只是能在任职期间住,退休后,朝廷是要收回去给下一任官员住的。一些官位大,功劳大的官员可以获得皇帝赏赐的府宅。汉朝官员要在俸禄达到两千石以上,退休后才可以领到俸禄的三分之一,比它低的,没有任何保障待遇,如果在职期间没有捞到足够“油水”,只能回乡养老。唐朝官员虽然没有俸禄,但退休后得到一些田地,这些田地是世袭的,也算一个不错的福利了,还有就是一些官员利用当官期间的收入用以在家乡置田办地,退休后回到故乡养老。

  古代官员大多都是靠科举进入仕途,饱读诗书,且古代有“致仕悬车”的说法,很多官员都希望能够安享晚年,研究学问,还有就是希望能够发挥余热,回到故乡成为一方贤士,报答故乡的培育。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