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同样都是诸侯割据又是战争不断 春秋和战国为何还要区分出来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2浏览:49分类:历史

  对春秋战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秦朝以前,包括夏商周三代,我们都称为先秦时期。武王伐纣之后,西周采取“分封制”,大肆分封诸侯,以彰功绩以及拱卫京畿。而后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建立。同时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直到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春秋结束,战国开始。那么,同样是诸侯割据,同样是战争不断,却要前后分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起讫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开始到赵、魏、韩三家分晋为止。“春秋”,得名于鲁国的编年体实书《春秋》。春秋时期的最大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比如我们熟知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这种说法是在《荀子王霸》中提到的其中一种,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唐代司马贞编纂的《史记索隐》中提到的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当然,现有的可考文献中提到的春秋五霸有好几种说法,但是基本大家比较熟知的就这两种。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但是春秋的战争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最终目的大多都不是兼并土地,仅仅是为了“称霸”,换种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我打你,是要让你服我,承认我强,承认我是诸侯中最强的。(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成为霸主的诸侯王都要接受周天子的册封,由周天子册封为“侯伯”,也就是诸侯之长。因为在古代,兄弟排行中“伯”为长。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起讫时间为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从赵、魏、韩三家分晋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战国,正如其名,战乱纷飞,各个诸侯相互攻伐。最后,军事实力较为强劲的七个国家组成了“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的说法在相关史料上都保持一致,没有别的提法。

  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基本完全丧失其地位,诸侯基本再不理周王室。各诸侯之间的战争,也由原来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吞并战争。而由于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各国逐步开始行“僭越之事”。比如,魏惠王曾就和齐威王与徐州会盟,共同尊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因为,“王”是周天子的称号,而各诸侯因系周天子分封,所以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他们就是属于公爵。所以“相王”实属“僭越”。而到了南方,吴、越、楚等国实际上当时并非周王室分封,所以称王。再后来,秦国打败了魏国,秦王也进行了“五国相王”。

  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

  在说到原因之前,我们就要提一下周朝分封制下的两个制度——宗法制和礼乐制。

  宗法制,是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在内部表现为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嫡庶之别”。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只有嫡长子拥有继承权,而庶出或嫡出非长子,则只能封为诸侯。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存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到了诸侯国内部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另一个核心制度就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核心就是各个阶层所用的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规格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周天子出行所乘车辆、所住宫殿等等都要比诸侯或者卿大夫规格更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死”的称呼各个阶层都不一样,天子死叫做驾崩,诸侯死叫做薨,卿大夫为卒,士为不禄,平民及奴隶为去世。而且,各个阶层在乐队和乐舞上也有区别。在乐队上,天子为“四面”,包含东南西北;诸侯为“三面”,缺北面;卿大夫缺北和东;士则只有南面。乐舞上,天子为八佾(yì );诸侯为六佾以此类推。《礼记·曲礼上》就有“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的记载。“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意思就是不以礼法苛求庶人(平民),而士大夫犯了法可以杀,但是不能用刑罚来折磨他们。

  为什么要分“春秋”和“战国”

  前面说到了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而“春秋”和“战国”的区别之一就是这两个制度。

  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虽然周天子日渐式微,但是各个诸侯名义上还是会尊崇周天子。比如齐桓公称霸,就是打的“尊王攘夷”的旗号;各国虽有征战,但是并不会行“僭越之事”。而各个诸侯国,虽有实力强弱之分,但是,都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所以吞并行为比较少。

  到了春秋末期,有两个著名的事件——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是指原为晋国“六卿”的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三人联合灭掉了同属六卿的智伯,瓜分了属于智伯的土地,此时的晋国公室已经名存实亡。 后公元前403年,当时在位的周威烈王被迫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最终在公元前376年,三家共同瓜分了晋国公室的土地。

  田氏代齐是指公元前532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 ,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周王室已经完全名存实亡,礼乐制度也已经开始崩坏,所以叫做“礼崩乐坏”。所以三家分晋成为了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了战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的诸侯国说了算。各国若有兵事,都不会再打出周王室的旗号。到了公元前256年,秦国攻入东周国都,国祚八百余年的周王朝正式走向灭亡。

  战国与春秋不同之处还有,春秋仍然是奴隶制社会,实行的是“井田制”,也就是土地国有,由周王室将土地分配给庶民使用。像《诗经小雅北山 》中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说的井田制,土地是国家的,使用土地的人都是王室的臣民。

  到了战国,生产力逐步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运用,使得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后期,各国开始“废井田,开阡陌”,鼓励国民去开垦土地,新开垦的土地所有权归开垦人。

  结语

  春秋和战国,之所以分成两个时期,其本质原因是社会性质的转型。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开始变革。而表现就是“礼崩乐坏”,诸侯相互攻伐、吞并。

  作为社会转型的变革期,思想也会在这时产生变化,一部分人坚持原有的制度、一部分人迎接新的变化,于是就有了“百家争鸣”,有了法家、儒家、道家等等。

  两个时期看似相似,实则却大不同,所以,史学家会将春秋和战国分隔开来。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