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蒙古西征一路打到东欧地区 蒙古为何不乘机拿下整个欧洲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1浏览:67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成吉思汗欧洲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蒙古人前后曾经进行过三次西征。这三次西征中,除了第三次有些虎头蛇尾之外,前两次都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

  而相比于第一次对花剌子模国的征服来说,第二次时蒙古铁蹄几乎踏碎了伏尔加河以西所有的国家,因此这次西征对于欧洲人的冲击极为巨大。

  不过,这次蒙古骑兵虽然征服了包括波兰、俄罗斯、匈牙利在内的东欧诸国,却并未继续西进。对此,不少人感到有些疑惑,为何百战百捷的蒙古没有选择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直至将西欧纳入囊中呢?

  这还要从这次西征本身说起。1236-1241年的这次,是蒙古三次西征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窝阔台大汗派遣拔都、贵由、蒙哥等各系长子出征,因此这次西征又被称之为长子西征。

  窝阔台之所以要诏令各系长子西征,其实与蒙古的权力架构有关。按照我们传统的帝制国家的标准来看,蒙古帝国其实携带着种种不合时宜的先天性缺陷。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它自始至终都没能真正做到与其他帝制国家一样的中央集权,各部首领与大汗的关系,并不完全是臣属与君主的关系,而更像是一群相互依存的合伙人。

  在蒙古崛起的初期,成吉思汗依靠本人的威望,足以震慑各部首领,使得他们听命于自己。然而,当权力发生交接后,新的领导者未必能够有十足的威望,来压服这些桀骜的土皇帝。

  对于蒙古帝国内部隐藏的分裂倾向,窝阔台并非没有任何预见,长子西征就是他因势利导的结果。

  部落制度虽然导致蒙古整体实力的分散,但各系的实力却大多集中在长子手中,因此长子出战,就意味着这次西征可以凝聚蒙古大部分力量。

  而且结果不出其所料,相比于诸侯林立式的东欧诸国,蒙古在绝对实力上和凝聚力上依旧呈碾压姿态。但这一举世震惊的战果,却也几乎成为蒙古帝国的绝响。

  西征结束后不久,东方传来窝阔台汗去世的消息,西征统帅拔都因为需要参与汗位竞争,立马选择了东归之路。声势浩大的长子西征就此结束。

  可以说,蒙古内部权力交接的不稳定,使得拔都再次西征的计划胎死腹中。

  但这还仅仅只是部分原因,相比于内部矛盾引发的危机,蒙古大军其实还面临着更加棘手和迫切的现实问题。比如,距离导致的补给困难。

  蒙古人的三次西征,虽然战争规模极大,其吞食天地的气魄更是让人心惊,但在实际的作战方式上,蒙古人依旧秉持着极现实的战争理念:由近及远,避实就虚。

  后世之所以会对这次西征感到震撼,大部分原因在于蒙古人作战时摧枯拉朽的速度。这自然与蒙古偏爱的骑兵战术有关。

  不过,仔细回顾蒙古西进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从花剌子模到乌拉尔河,再到伏尔加河,蒙古人所选的战场,几乎都是少有坚城险塞的开阔之地。说白了,选择合适的预设野战战场,才是蒙古骑兵速度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

  但在西欧,这种地利上的优势却不复出现。

  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南部为纵横连绵的山区,而北部虽然山脉稀少,却河网密布。如果蒙古军队真的深入此地,那么骑兵的速度优势在这里就成了劣势。

  这种后继乏力的危机,其实早在东欧波西米亚地区,就已经初现端倪。以坚城勾连的波兰、匈牙利军队,在据城固守的状态下,给蒙古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另外,由于对“黄祸”的恐惧,西方史书记载中往往会夸大蒙古军队的数量,似乎这是一支依靠数量生生堆死对手的军队。

  但实际上,蒙古军力虽盛,但总体在数量上却并没有压倒性优势,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除了迅捷的马力可以形成局部优势外,往往还会依靠前期的侦查和探索来建立先期优势。

  比如第二次西征,早期的势如破竹,就与第一次西征后期的部署有关。当时,成吉思汗专门派遣一支军队追索花剌子模的逃亡皇室,而这支小队其实还有着对当地要塞、城堡分布进行侦查勘测的职责。

  这种避实就虚的作战方式,才是蒙古军队无往而不利的关键。

  正因如此,在拔都制定继续西征的计划时,必定会事先对中欧乃至西欧的地形和军力有所了解。彼时,震慑于蒙古大军的汹汹来势,原本忙于十字军东征的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英格兰三国,已经开始回缩兵力。

  考虑到这点,统帅拔都不太可能会“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毕竟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成吉思汗亲至,也未必能在中欧或者西欧取得如同东欧时的煊赫战果。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