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骡子也是常见的大型牲口 古人打仗会骑骡子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1浏览:47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骡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其实在古代战场上,骡子是比较常见的大型牲口,一般负责辎重以及粮草地转运工作,但也有骑着骡子去打仗的。
骡子相对马而言,劣势很明显,速度慢,胆子小,战场灵敏度完全跟不上战场形势。但是优点也很明显,骡子耐力好,特别是马骡(公驴和母马杂交产物)善于负重,对草料没要求。而战马是需要保养的,关键时刻是要喂细粮的。
其实说白了,骡子就有点像那种柴油机大货车,虽然速度慢,但是耐造 ,对0#柴油也是始终如一;战马就像汽油机私家车,平时至少加92#汽油,定期5000公里换机油,遇到驾考或许比赛的时候,还得加95#汽油,防止油门不给力。
很显然如果两支骑兵部队在战场上刀兵短接,骑骡子作战的部队基本上等着骑马当然骑兵部队收割。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拼的一个冲刺速度和队形的稳定性,而这两项骡子骑兵完败。
但历史上,真就出现过骑骡子上战场的骑兵,那就是杀死颜真卿的李希烈所属的淮宁军。
不过说起来那也是逼不得已,李希烈的军队原本脱胎于燕州的平卢军,人家本身也是响当当的骑兵部队,而且不缺战马,本身就地处燕云十六州,自古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和养马基地。
但是李希烈本来靠平叛梁崇义封王,后来自己膨胀了,起了不臣之心,又被其他人平叛,最后兵败一路逃到淮西落了脚。而淮西不产好马,而李希烈部众从河北三镇带来的优质马匹越来越少 ,最后就无法补给了。于是只能让战马跟当地产的驴子杂交,以保障坐骑数量。后来李希烈干脆让自己的五千精骑,全部换骡子上阵。据史料记载,战斗力还颇为强悍。
其实在没有优质战马的情况下,骡子的确比起爱撂蹶子的倔驴要稳定得多。
清末民初的时候,北方的捻军、义和团、土匪等等的骡子大军还是经常出现在战场上的,因为那会优质马匹的确不够装备,有得骑总比两条腿要强。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古代的战争中,有些士兵为什么被射一箭基本就死了?
- 11-30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 11-30 古代那些建大功立大业的名将,都是如何在军中立威的?
- 11-30 作揖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之一,女性与男性有怎样的区别?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