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是怎样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0浏览:41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晋南北朝,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美学大师宗华白曾说过:「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一个时代的建筑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形容为「初发芙蓉」。

  礼制之下的「初发芙蓉」

  中国古代社会有严格礼制,建筑也不例外。

  以祭祀祖先的宗庙为例,《礼记?王制》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ー庙」。住宅类建筑也一样,皇宫的建筑规格为最高,然后按照主人的地位尊卑,其居所建筑按照统一范式,在规模和尺度上遵从礼制而相应缩小。

  在秦代,土木混合结构的建筑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秦始皇曾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唐代文人杜牧在《阿房宫斌》中这样形容:「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到了汉代,从考古发现的汉代壁画、石阙、画像砖等物件中可以看到,汉代建筑的阑额、梁枋、屋檐都是直线,外观为直柱、水平阑额和屋檐,屋顶也是平坡,没有用曲线或曲面,风格端庄严肃。这种土木结构的秦汉建筑延至魏晋。

  从公元220年魏王曹丕废汉称帝,到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统一天下,魏晋南北朝延续300多年,这是中国建筑技术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阶段。

  前为汉朝,建筑外观线条以直线为主,风格端庄严肃、质朴古拙,建筑结构为土木混合结构,以土墙和土墩台为主要承重部位;之后为隋唐,建筑外观呈现出富于变化的曲线,全木结构建筑兴盛并且得到极大的发展,呈现出灵动华丽、豪放遒劲的唐代建筑美学。

  在竹林七贤生活的魏晋时期,各种房舍建筑仍然沿複汉代之风,在建筑技术上并没有大的进步,无论是皇宫这样的大型建筑,还是普通民居,都是按照汉代的传统技法建造,即土木混合结构建筑。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东晋。

  据史料记载,建于公元387年的东晋建康太庙,墙壁用壁柱、壁带加固,表明它仍是土木混合结构建筑。

  直到南北朝后期,由于兴建宫室、寺庙等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唐代诗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佐证当时寺庙修建之风盛行,木构架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变化。

  有建筑术语所谓的「侧脚」「生起」等技法开始出现,这些技法可加强柱网在承重后的稳定性,同时也强化了檐口至屋角处翘起的程度,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特有的「翼角起翘」。这些在南北朝中后期出现的建筑技法,进隋唐之后逐渐成为主流,完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风格和式样上的一次重要的更迭。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干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古建筑由木质材料建构,都毁于战火。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时期修建了大量佛教建筑,包括寺庙、石窟等。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凿的。

  在北魏洛阳城内,有永宁寺塔,现存塔址上有包砌青石的台基,根据塔基尺寸和文献记载,有考古学家推断,塔原高147米,这在当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建筑高度。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