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考中“探花”真的比中状元还高兴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0浏览:52分类:历史
在隋唐之前,选拔官员,多是从豪门士族子弟中挑选,像王羲之家族琅琊王家的年轻子弟,大多数都能成为官员,当然,也有从民间挑选熟读经书的儒生,或者是一些小官吏,这种方法叫做“举孝廉”,既然是举孝廉,那边要求被举人孝顺廉洁,像我们曾学过《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就是被举孝廉的对象。但是因为这种制度,导致官职渐渐被士族豪门垄断,使得普通身份而有才能的人无法被任用。
知道隋炀帝杨广设进士二科,试策取士,才逐渐改变这种现象,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升华完善,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使得朝廷真正做到了选贤唯才,这也是唐朝能够鼎盛昌荣的原因。唐朝分为明经、进士两科,明经重经义,进士重诗赋。
到了宋朝,进士科十分受欢迎,因为这一科能够官至宰相,并且将进士分为: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三等。到了明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形式基本已经定型,此时科举制度达到鼎盛。当然,既然有考试,便有名次,不同的名次有不同的称呼,以后宦途之路也大为不同。
一甲及第共有三名,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按理来讲,高中状元后,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是考中探花的人,比考中状元更为高兴,这是为何?因为探花更受皇帝喜爱,比状元容易成为驸马,还因为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从“探花”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
我们知道古代第三名,叫做探花,可是探花为何叫探花,而不叫其他的名字呢?在唐朝进士及第之后,这些进士需要在一起举行庆典,他们会这些进士当中,选择最年轻英俊的两人,称做“探花使”,游园摘花,即兴赋诗,但是在那个时候,探花并不代指科举第三名。
直到北宋时期,探花开始专指第三名,并且在代指第三名的基础上,探花需要是同年进士最为英俊的这个条件还是不变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能够成为状元,或许是才华最高的,但是长相可能非常普通,而探花,才华虽然次于状元、榜眼,但是放眼全国考生,犹如过江之卿,能够成为第三名者,也是才华横溢之辈。
但是往往探花比当状元更开心,因为考中探花,不仅能够证明自己有才,而且探花还是进士中最为英俊的一位,这当然让皇帝刮目相看,就像清朝的和珅,就是探花,且每次探花出炉,皇帝皇后大都会将探花招为驸马。不要认为在古代,颜值就不重要,像明朝首辅张居正,就是因为长得相貌堂堂,颇受关注赏识,在官场步步高升。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探花不像状元郎那样处于官场的风口浪尖,还有着数一数二的才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颜值极高,十分俊朗,那些王公大臣家中的小媳妇千金,都想瞻仰探花郎的风采,那些朝廷大员,都想将探花招为自己家的乘龙快婿,就连皇帝皇后,也经常将探花郎招为驸马,身为金榜题名的进士,能够如此万众瞩目,宦途、爱情双双丰收,大户千金、皇室公主任君选择,所以探花郎当然比状元更加开心了。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唐朝人吃隋朝粮食”的说法,在后世看来为何绝非空穴来风?
- 11-30 杨广三征高句丽时,杨玄感叛乱为何成了压死隋朝的稻草?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古代的战争中,有些士兵为什么被射一箭基本就死了?
- 11-30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