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柴荣手下的高人,揭秘王朴的传奇故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0浏览:36分类:历史

  历史屋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旧五代史》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太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一日过功臣阁,风开半门,正与朴象相对,太祖望见,却立耸然,整御袍襟带,磬折鞠躬。左右曰:“陛下贵为天子,彼前朝之臣,礼何过也?”太祖以手指御袍云:“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其敬畏如此。

  此人是谁呢?为何会让赵匡胤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他还活着,就不会发生“黄袍加身”的事了,赵匡胤也就不会成为宋朝的皇帝了,而只是一位后周的武将——殿前都点检。

  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被周世宗柴荣所倚重的——枢密使王朴。

  王朴(906-959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王朴自幼聪明好学,在后汉乾祐三年(950年),王朴进士及第后高中状元,担任校书郎。

  次年,后周太祖郭威命养子柴荣为镇宁军节度使,王朴被授为节度掌书记,从此开始跟随柴荣。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正值壮年的柴荣即位为帝,柴荣正是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年纪,他不甘于只做一个守成的割据君主,而是怀着统一天下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

  自从唐朝灭亡之后,天下已经经过了近五十年的混乱,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五代十国”,这些国家割据一方,时常互相征伐,搞得百姓疲惫不堪。

  柴荣当上后周的皇帝后,怀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番。

  然而,令柴荣无法抉择的是,自己的雄图霸业究竟是该从哪里开始呢,当时后周的所占领的地盘正是中原的腹心之地,周围有南唐、吴越、荆楚、后蜀、北汉、契丹等割据政权,柴荣要进行统一战争,该先从周围的哪里开始呢?

  于是,柴荣召见范质、王缚、李谷等心腹大臣,与他们谈论统一天下的办法,并命令这些大臣们以《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为题,写出一份心得,为他的统一大业献计献策。

  这些臣子们绞尽脑汁交上了四十余篇的文章,柴荣认真阅读之后,却大失所望,因为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应付的平庸之作,唯独当时担任比部郎中的王朴所写的《平边策》一文,令他茅塞顿开。

  王朴的《平边策》首先指出了唐末以来大小政权纷纷割据的缘由,接着又论说要想统一天下,必须选贤用能,有赏有罚,轻徭薄赋,这样才能强兵富国。

  而最重要的是,王朴还在《平边策》里写明了他建议的战争策略:后周先出兵吴越,然后在江淮一线上四处侵扰,致使南唐兵力分散,等到南唐精疲力尽之时,再举兵南下,先南唐再后蜀。

  王朴的《平边策》直令柴荣拍案叫绝,正中他的下怀,他当即召见了王朴,密谈之下,发现王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久,王朴就被提升为枢密使,得到了柴荣的重用。

  随后,柴荣召见群臣,制定了整个出征计划——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王朴为柴荣出谋划策,使后周的军队屡战屡胜。可惜的是,显德六年(959年),某一天,王朴在散朝后拜访前任宰相李谷,两人正在交谈时,王朴突然昏倒,猝然离世,年仅54岁。

  王朴逝世之后,柴荣亲临祭奠,有感痛失良臣,多次大哭。柴荣在悲痛之余将王朴的画像挂入宫内的功臣阁,以便随时景仰。

  更令人遗憾的是,周世宗柴荣在王朴去世后仅仅三个多月,也突发疾病而亡,这对怀抱着统一天下梦想的君臣带着巨大的遗憾先后离去了。

  后来的赵匡胤在代周建宋之后,也是依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计策而逐步消灭那些割据政权,建立起了统一的大宋王朝。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