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东汉有很多年幼的皇帝,为何皇权却能长期稳定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7浏览:33分类:历史

  东汉王朝的时候,出了非常多的小皇帝。

  我们先来看看东汉皇帝的年龄。光武帝63岁,汉明帝47岁,汉章帝32岁,汉和帝27岁,汉殇帝8个月,汉安帝31岁,汉婴帝去世时年龄不确定,汉顺帝30岁,汉冲帝不到3岁,汉质帝8岁,汉桓帝35岁,汉灵帝36岁,汉少帝15岁,汉献帝54岁。

  从这份时间表来说,14个皇帝中,才30多岁就去世的,就有5个,不到30岁就去世的还有5个。这其中,只有几岁的小皇帝,也有3个。由此可见,东汉的小皇帝确实很不少。

  不过,虽然东汉的小皇帝很多,但实际上,东汉还是比较稳定的,前后经历了近200年。而后来的曹魏不一样。曹魏在曹操、曹丕、曹叡的时候,统治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后来出现了曹芳这样一个小皇帝,权力一下就失控了。先是曹爽准备独掌朝政,后来司马懿打败了曹爽,自己独掌朝政。从此,整个魏国的权力,就全部到了司马家族的手里,曹家根本就无权。以至于后来作为皇帝的曹髦,还要“造反”,带着卫队准备诛杀司马昭,闹出荒唐的笑话。

  那么,为何东汉那么多小皇帝,都能基本保持朝廷上皇位的稳定。而曹氏家族,只是出现了一个小皇帝,皇权就丢了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曹魏朝廷的权力失衡了,东汉朝廷内权力没有失衡。

  这个话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并非如此。实际上,东汉朝廷中,权力斗争是极为激烈的。由于小皇帝比较多,年轻的皇帝比较多,因此朝廷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势力。包括宦官、权臣、后宫、外戚等等。

  这些权力集团,并不是权力没有失衡过,恰恰相反,是多次失衡。出现了多次垄断朝廷的权力集团。比如梁冀、董卓、曹操等权臣集团,比如窦太后(前后有两位)、邓太后、梁太后、阎太后、何太后等后宫集团,比如桓灵二帝时期的一众宦官、十常侍等宦官集团。这些集团多次在朝廷中唯我独尊,独领风骚。但是这些权力集团,并没有使得东汉很快就毁灭,还在一直往前延续。

  所以说,认为东汉朝廷权力能够得到制衡,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说法。

  有人可能又认为,这是由于曹魏不具备公信力,因此不服众。

  就公信力而言,曹魏确实比不上刘汉。由于刘汉从刘邦建国到东汉末年,前后有400多年的时间。这么漫长的时间,使得天下人早已把刘汉家族当成了天然的“天下之主”,就像春秋战国虽然乱了四五百年,依然没人敢否定周天子是天然的“天下之主”一样,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很难改变。曹魏经历的时间太短,这种思维惯性没有形成。

  不过,虽然曹魏是“天下之主”的思维惯性,没有刘汉是“天下之主”的思维惯性大,但是,曹魏在夺取刘汉江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获得了整个北方曹魏内部的认可的。大家也都是拥护曹魏接管刘汉江山的,并不存在不服曹魏领导的问题。

  所以说,这个道理也说不过去。

  那么,为什么曹魏的皇权,在出现一个小皇帝的时候就旁落了呢?

  其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不过,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就是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曹魏的权力,并且最终能够取而代之,是因为他逐渐掌控了曹魏的兵权,在军队中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一点,与东汉那些曾掌控朝廷的权力集团是不一样的。在东汉,无论是太后集团,还是权臣集团,或者是宦官集团,实际上都不掌控兵权。或者说,就算手中有调兵的权力,但是他们与军队并不紧密相连。因此当时天下并没有发生什么动乱的事情,他们不需要带着军队指挥作战。既然不需要带着军队指挥作战,因此也不可能动兵。

  而司马懿不一样。司马懿两次成为托孤大臣,但实际上,两次司马懿都排位最后。当年曹操对司马懿也有些提防,说他有“狼顾之相”,绝对不甘“久居人下”。所以后世的曹丕、曹叡对司马懿还是有些防范的,这样才会把他排位在最后。

  但是司马懿有本事啊,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打仗。三国时期和东汉不一样,三国时期天下分裂,打仗就是主题,手中掌控着兵权很正常。大将手里没兵,马放南山,就只有吃败仗了,这就使得司马懿与军队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个联系,使得司马懿虽然在朝廷中的话语权不高,但他因为手里有兵,其实随时都可以发动政变。

  也就是说,司马懿是因为手中有兵,才篡夺了皇权。后来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正是把兵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因此对曹魏的控制一直没有失去,最终才取代了曹魏,进入过司马晋的时代。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