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在古代被皇帝下令赐死,能不能偷偷逃跑?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7浏览:45分类:历史

  被“赐死”者是得到了一定的优待的,保留了人格上的尊严。既然被赐死了,那势必是犯了罪无可赦的死罪,但由于你的身份特殊,曾有大功于社稷,所以我们各退一步,你“主动离世”,朝廷向外宣称这件事结束了,你仍然是国家的义士和朝廷的重臣。阎王易过,小鬼难缠。若是王侯公卿被下狱,等候问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刁酷狱吏的逼审折磨,各种屈辱,所以一纸诏书传去赐死是最好的结局。为何?皇帝认定你该死,“赐死”是给你留下的最后情谊。

  《礼记·檀弓上》记载着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因犯大错,主动向秦昭王表示“歇当死,愿赐死”。黄歇自认有错该死,但不想被那些下贱官吏所折辱,所以干脆请求赐死,一了百了。然而秦昭王并未对他进行处罚,而是放过了他一马。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远在北地的扶苏突然接到父亲秦始皇嬴政的赐死诏书。我相信扶苏看到这样的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懵圈,第二反应是确认真假,当确认诏书上的印玺是传国玉玺无误时,才大哭不止,回房自杀了。身处那样的一个时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遵从诏书所言,自尽了事(秦始皇遗诏到底篡没篡改,只有李斯、胡亥和赵高三位当事人清楚)。如若不然,闹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位雄主赵武灵王,明明大势已去,注定身死,偏偏不愿,然后被儿子关起来活活饿死,死状凄惨。被赐死不是惩罚,是恩典。如果他不体面地去死,大家就帮他体面,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王族刑于隐者,所以议亲。刑不上大夫,所以议贵。——《旧唐书》皇帝想要谁死,就安排人去给他体面一下,若是不想体面,那就帮他体面。这些事也不是都是皇帝去做的,有些权臣权宦也会对皇帝臣子这样做。秦朝末年的赵高杀胡亥,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派出甲士围住,逼胡亥自尽,胡亥就不愿意去死,那么众多甲士围上帮他去死。

  汉朝的赐死花样就多了,明诏赐死、暗示赐死、召廷尉、赐牛酒等等,总有你愿意的,能让你体面的。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期,他的舅舅薄昭杀害朝廷使者,被捅出来天下哗然,但因薄昭迎立文帝有大功,刘恒特地派人去赐死舅舅。结果薄昭不愿意,表示自己就是不死你能咋地。最后文帝宫中设下灵堂,派遣满朝大臣到薄昭家门口哭丧,于是薄昭只得自刎而死。若是薄昭还不乖乖去死怎么办?牵连家族,全家下狱,抄家问罪。

  有人会说,被赐死,不想自尽,能逃跑失踪吗?当然可以,全家族问罪,轻点,男的为奴女的为娼,重点,全家问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罪臣收到“赐死”消息时,差不多是被大军包围府邸,插翅难逃。要是反抗,那就是造反了,性质就变了,遗臭万年是肯定的,臭名史书。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