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秦军的作战军粮是什么?陕西人钟爱的一种面食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6浏览:40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战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战国时期,天下有秦赵魏韩燕楚齐七大强国,但最终完成统一的既不是新贵赵国,也非老牌霸主楚国,反倒是西陲的秦国。这其中原因很多,既有秦国国力强盛,贤才良将运筹帷幄,也有六国各自为战不能联合抗秦等各种因素在内。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小小因素,那就是秦军的作战军粮。

  难道六国军队都吃不饱,所以打不赢虎狼秦军吗?那倒不是,实在是秦军吃的这样东西优势太明显。

  什么东西呢?大家都知道,古人的粮食主要就是稻、黍、稷、麦、菽这五谷(即水稻、黄米、小米、小麦、豆类)。而其中水稻长于南方,黄河流域的居民吃得则是黄米、小米、小麦、豆类等。

  所以,北方士兵在作战时,配发的军粮都是由黄米、小米和豆类先炒熟、捣碎,然后加水揉搓成块,晒干后得到的,由于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所以被叫做墩饼,又叫做锅盔。直到今天,锅盔都是陕西人钟爱的一种面食。

  传闻锅盔由周文王发明,所以有“文王锅盔”之称。也许有朋友会问,这不就是一种饼嘛,有啥特别之处?

  首先,秦军制作的锅盔个头非常大,往往做成直径50到60厘米,厚度15厘米的圆柱体,每个都重达五六斤,饼中间会有两个眼儿,干嘛用的呢?作战时,秦军士兵每人会配发两个锅盔,用牛皮绳穿好,前胸和后背各搭一个。

  我的天,这不就是天然的防弹背心吗?虽然饼身重达十几斤,但却同时兼顾了单兵口粮和装甲防护。所以敌军射过来的箭被锅盔吸附,秦军士兵取下来还能二次使用。

  此外,锅盔外干里软,即使是夏天,也能轻松保存,吃起来更是没什么讲究,有口水喝就能填饱肚子。怎么样,是不是想起了现代军队中的压缩饼干?

  在北方作战时,这种优势还不明显,但到了湿热的南方与楚军交战,这种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楚军的口粮是米饭团,保质期短不说,也不容易携带,更无法充当“防弹衣”。那楚军就不会模仿秦军,也制作一种容易携带又保质期长的军粮吗?难!

  水稻是楚地的主粮,让楚军舍近求远,去进口北方的小米、小麦,着实供养不起。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楚军力求速战速决,避免陷入消耗战。

  秦国第一次伐楚,由李信统兵,采取速战法正中楚军下怀,结果遭遇大败;第二次伐楚,老谋深算的王翦采取“拖”字诀,整整耗了一年才与楚军交战。

  除了秦国有强大的农业,可以支撑起这场战争外,秦军的锅盔极易保存这一优势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时叫做黑夫和惊的兄弟俩人在给家人的信中曾提到:作战马上要开始了,请母亲尽快寄来夏天的衣服。可见,王翦选择在夏天发动攻势,大约也是综合考量了秦军的诸多优势,从而一举击溃项燕的楚军。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