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不占:为救国君上阵杀敌,最后被活活吓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6浏览:35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陈不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什么样的人才是勇士呢?答案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项羽吕布那种战场上勇猛无敌所向披靡的人。有的说勇者应该是那种不畏权贵,敢于抗争的人。也有的说是那种敢于挑战一切,不怕艰险的人。
这都是正确的。勇者有好多种,只要是有大无畏精神的人,都是勇者。
不过这所有说法中,都没有人说胆小的人是勇者。但历史上,还真有这种人。今天就来说说这位勇者:春秋时期的齐国人陈不占。
公元前548年的时候,崔杼造反了。造反的原因呢,是因为齐庄公给他带了绿帽子。这也难怪,他的妻子东郭姜是著名美人,这可是在史书上留名的。
而齐国国君嘛,既出公子小白这样的人物,也出了不少好色之徒。齐庄公就是其中之一,更过分的是,他不但到崔杼家和她媳妇鬼混,还把崔杼的帽子送人。
边上人劝他,要送也得是自己的帽子,送崔杼帽子给别人,算什么话。齐庄公还振振有词:不送他的送谁的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国君这么对我,反了他了!崔杼于是联合他人,发动政变,杀了齐庄公,另立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杼弑君”。
别看齐庄公这么一个好色之徒,那还是有支持者的。陈不占就是其中的大忠臣之一。他听说齐庄公被崔杼等人围住,陷入危机中,二话不说就准备好武器,想去救援。
即:
齐崔杼弑庄公也,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
比去,餐则失匕,上车失轼。
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
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
遂往,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
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
但他是个胆小懦弱的人,还从未上过战场拼杀过。有多胆小呢?去救援国君,那一定得厮杀吧,这是很耗费气力的事情。所以去之前,为了做好充分准备,陈不占决定饱餐一顿。
可是吃饭的时候,想到那刀光剑影,断臂横飞的场面,他怕得要死。当用勺子往嘴里放食物的时候,手抖得厉害,勺子都捏不稳,食物洒了一地。
吃完饭,车夫准备好了战车,请他登车的时候,他差点上不去。等上去了,车轼(车厢前的横木,用作扶手)都抓不住。一路上担惊受怕摇摇晃晃,有好几次差点掉下来。
他的车夫一看这不行啊,这么胆小,还怎么打战?更别谈什么救援君主了,去了也没什么用。于是就劝他:“您这么胆小,去了能起到什么作用?”
但陈不占坚决要去,而且他的理由也很高大上,符合春秋时期君子的定义:自个懦弱胆小,怕厮杀,这是个人的私德的问题。但作为君主的臣下,君上有难,前往救援,这是道义,不去不行。
车夫也只好随他,赶着车前往战斗的地方。
到了齐庄公被围住的地方后,陈不占听着兵器叮当作响的声音,看着厮杀的人们血肉横飞,一时间被吓得两眼泛白。随着厮杀的激烈程度的增加,他突然倒下,活活被这血腥的场面吓死!
事后人们评论说,陈不占才是真正的勇者,是有着仁义之心的勇者。
那么他到底是不是勇士呢?明知去了也是送死,但还是履行的自己的道义,遵守君臣契约。在春秋时期那个礼乐崩块的时代,这倒是一种很难得的君子之风。而以那个时期的社会风气来说,他的确算是一个伟大的勇士。
后来汉代儒家学者刘向把他的故事编入《新序》就是认可了这种“仁”。
以今天的观点看,他同样具有勇者的气概。如果把救援君主,换做是去抢险救灾,也是同样的道理,今天需要这样的勇者。只不过,也不能学他就那么直不楞登地拿着武器往前冲,还是得讲一些方法的。无畏的勇气,也不能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猜你还喜欢
- 11-30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开始尝试穿怎样的衣服来度过夏天?
- 11-29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公子为质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 11-29 关羽当时正处于三国乱世,《春秋》对他有很大的实用性吗?
- 11-29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互相竞争,这一时期的货币有多少种?
- 11-29 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宰相一职,它与丞相究竟有何区别?
- 11-29 东胡在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那么它又是怎么消失的?
- 11-29 春秋战国是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哪“四大改革家”?
- 11-29 古代的宝剑真的能做到“削铁如泥”吗?真相是什么?
- 11-29 春秋时期除了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为何还是一个大混乱时期?
- 11-29 周天子没有存在感后,春秋五位霸主的结局有何各不相同?
- 11-29 芮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为何却是被晋国占领了?
- 11-29 “投壶”这个游戏是怎么来的?和酒文化有哪些关系?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