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秦朝灭亡真的是因为暴政吗 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改革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6浏览:37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朝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国统一天下,国祚却仅仅十余年,那么导致秦国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暴虐”,有人说是因为“制度”,个人认为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改革”。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可以说对商周以来的统治模式进行了全面推翻,转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治理这个新生的国家,然而改革本就有利有弊,再加上力度太大,结果最终葬送了整个国家。

  统治模式改革:极大触犯了六国贵族后裔利益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周朝以来的分封制,全面推行中央集权统治,而这种全新的统治模式,无疑极大触动了六国贵族后裔的利益。

  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社会层面的剧烈动荡,在列国不同程度的变法和改革之下,维护周王室统治的世卿世禄制虽然已经逐渐走向崩溃,但除了全面推行商鞅变法的秦国以外,山东六国由于士族势力太大,改革其实并不彻底,六国贵族后裔仍然拥有着极高的权势和特权,其中“战国四公子”便是典型代表。

  秦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不仅在统治层面完全废除了分封制,更是通过推行“黔首自实田”,实行土地私有化等方式,从制度层面开始全面废除贵族权益。由于秦国统一天下后并未对六国贵族赶尽杀绝,这些在地方上拥有极高声望的贵族,眼看政治利益丧失殆尽,自然会滋生不满。

  从秦末天下大乱的局势不难看出,虽然最初起兵的陈胜吴广和最终夺取天下的刘邦都起于底层,但造反的主力仍是六国贵族后裔,可见他们对秦国制度的憎恨程度。

  官僚制度改革:六国士子晋升渠道完全断绝

  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世卿世禄制”的崩溃,列国统治阶层均开始谋求招揽士族进入朝廷担任官职,而当时士子求官主要以“游说”为主,即士子们通过以才学打动君主来获取官职。

  而秦始皇在推行“中央集权统治”以后,不仅创立了全新的“三公九卿”制度,而且朝廷的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而由于秦国推行法家治国理念,因此选派官员基本以熟悉“律法”者为主,如此一来虽然使得权力得到了高度集中,却也导致六国士子的才能无从发挥。

  虽然秦始皇一度通过设立“博士”职位,以六国士子充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出入庙堂、参与朝政,希望能就此化解矛盾。但这些“博士”却仅有以政之权,而根本没有任何实权,这自然无法令其满意。在没有相应选官制度配套的情况下,六国士子在失去了上升通道的情况下,自然也就站到了秦国的对立面,而这也是他们时常非议朝政,最终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的“博士”制度没能化解矛盾

  这点不仅从秦始皇用人可以看出,而且从秦末士子的投效对象和方式同样可以看出,秦末之时列国士子不仅仍采用游说的方式获取权力,而且全部投效于反秦势力麾下。

  社会全面改革:严重超出了百姓的接受能力

  为了真正实现“大一统”梦想,秦始皇在立国之后大力推行社会各层面的统一,包括文字、度量衡、车轨、律法等等,虽然事实证明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具备一定先进性,但一系列目不暇接的改革,显然已经超出了百姓的接受能力。

  有人说《秦法》乃是暴法,秦国的统治极为残暴,其实并不准确,根据近代出土的秦简记载,《秦法》只是相对较为细致一些,非但不残暴,反而更能体现出公平,不过这种严苛的法律虽然先进,但却很难让百姓们迅速接受。此外,秦始皇时期秦国虽然开启了很多大工程,但根据云梦秦简的《徭律》和《戍律》来看,秦国在劳力调配方面还是较为合理的,因此根本没有伤及根本。

  然而,即使你的改革再先进、再合理,这种剧烈的全方位改革,显然已经超出了社会各阶层的接受范围。例如,根据《里耶秦简》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因改革爆发过两次大规模叛乱,一次是秦始皇刚刚推行中央集权制后不久,南郡迁陵县爆发叛乱;第二次则是在秦始皇颁布黔首自实田后不久,南郡苍梧县再度爆发叛乱,而且连新归附的军队也参与了叛乱。

  秦始皇正是由于改革步子太快,即使他的一系列改革都是有利的,但对于历经春秋战国长期分裂的天下来说,由于各地早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风俗文化,又长期历经各不相同的统治制度,剧烈的改革早已超出了百姓们的接受能力,反而在民间造成了恐慌,导致很多先进的政策都变成了残暴的象征。

  统一速度太快:旧有制度使统治存在天然缺陷

  秦国由于统一的速度太快,导致秦国根本没有来得及对旧有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得秦国在管理制度方面没能根上统一的步伐,因此秦始皇在制度方面仍然沿用着大量秦国的旧有制度,而这些制度显然已经不适用于此时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后遗症。秦国崛起于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完全以“耕战”为主,这使得秦国完全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虽然这种制度在战国那种混乱的年代无疑具有极大的先进性,但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已经统一天下的秦国,然而由于秦国统一速度太快,而想要建立一套新型制度重新颁布天下,其难度却不亚于一次全方位的变法,再加上这套制度已经在秦国得到证明,因此秦始皇对其予以了沿用。然而,正如文官掌权的朝代极力避免战争一样,以战功为主要晋升渠道的秦国很难停止侵略扩张的步伐,这是秦国统一六国后仍然没有停止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饱经战乱急需修生养息的天下来说,持续的战争无疑加剧了国家的动荡。

  2、官员选拔机制不完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改革,但却并没有配套的官员选拔机制,导致秦始皇在推行中央集权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官员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全面推行郡县制的秦国只有郡守、郡尉、县令、县尉等高级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而乡里之间仍以本地声望卓著者担任,这导致秦末天下大乱时,多有当地百姓杀死官员参与叛乱的现象,而没有根基的郡守、县令等却无力镇压。二是秦始皇派往各地的官员,其中有不少都是立有战功的将士,这些人打仗或许不成问题,可以他们牧守一方,其成效可想而知,这也是各地百姓反抗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种说法认为秦国的灭亡是被“撑死”的,这种说法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迅速膨胀的秦国由于没有匹配的制度,在这个新生的国家施行秦国的旧有制度,自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进而使得秦国的统治根基极为薄弱。

  胡亥胡作非为:压垮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且不说胡亥的继位是否存在问题(《史记》与《赵正书》的记载截然相反),仅从其继位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显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也正是他的胡作非为,成为了压垮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1、滥杀无辜。在赵高的唆使之下,胡亥不仅残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导致大量大宗死于非命,更是将包括蒙恬、蒙毅、李斯、冯去疾、冯劫等在内的大量朝廷重臣处死,不仅严重动摇了秦国的统治根基,更间接促使了巨鹿战场王离军团和章邯军团的战败。

  2、滥用民力。前文说过,秦始皇虽然也开启了多项大工程,但在使用民利方面仍是有所保留,例如秦始皇从不抽调“闾左”之人(秦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原因便在于富有者造反还心存顾虑,而一无所有者造反可是毫无顾忌。胡亥继位之后不仅推进一系列大工程,而且毫不吝惜民力,导致天下怨声载道,陈胜吴广这种闾左之人也在抽调之列。

  3、秦法变质。都说《秦法》残暴,其实这种残暴并不在于《秦法》本身,而在于使用之人。胡亥在位期间,李斯因劝谏而惹怒胡亥,为求自保李斯便上了一道著名的《上书对二世》,竟然开始对官员实行考核制度,比的就是谁收税多,谁抓的囚犯多等等,结果导致秦法完全变质,最终演变成了一套压榨百姓的酷法,而各级管理为了保住权位,自然也就变成了残害百姓的酷吏。

  4、荒废朝政。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之下,不仅将朝中大事完全托付于赵高,甚至连大臣也不接见,一心只顾享乐,结果导致赵高在朝中只手遮天、胡作非为。陈胜吴广起兵之后,当使者冒着生命危险将陈胜吴广叛乱的消息送达咸阳之时,秦二世竟然将使者给处死了,于是哪里还有使者敢说真话,结果当陈胜吴广的几十万叛军杀到戏水(今陕西临潼)时,胡亥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峻性,结果已经错过了扑灭起义的最佳时机。

  综上所述,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因采取旧有制度的原因,统治本就比较薄弱,想要彻底巩固至少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然而由于秦始皇一系列剧烈的改革,结果反而加剧了统治的动荡,最终因胡亥的胡作非为彻底引发天下大乱,迅速亡国。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