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4浏览:31分类:历史
影视剧里常可见这样的场景:沙尘扬起的路上,驿差策马飞至,冲到一个拢缰立马的同行近前,递上公文袋高喝“八百里加急”,同行不敢半点懈怠,接过公文袋挎在身上,便挥鞭催马疾去……这就是中国古代远途传递公文的方式,据其内容紧要程度,分为一昼夜行程三百里、六百里和八百里加急,途中可在驿站换人、换马、食宿等。
唐代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诗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诗中所言:驿差晨起催马从陕西咸阳出发,晚上就到了千里之外的宁夏陇山(六盘山)。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呢?
《大唐六典》记载:唐代驿路隔50里设一站,快马两个小时抵达下一驿站,每站换骑马匹,24小时可延续行进600里。《唐会要》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在范阳叛乱,远在3000多里之外临潼的唐玄宗,5日后得到奏报,可证实“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的速度是600里左右。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全国有驿站1639个,驿卒2.7万人,各驿站设有食宿、马厩、驿车等生活、交通工具,从驿站过境的车、马、人要出示官府的“邮符”,上奏朝廷的“八百里加急”须持有兵部特制的“火票”。
宋代《五经总要》曾提到唐代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辽西营州(今朝阳市)至燕郡城(今义县),经汝罗守捉(今北镇市)120里,渡辽河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500里,设17驿,伺驿卒宿食更骑。”可见,当时从朝阳到辽阳600余里路途,设有驿站17个,“八百里加急”即日可抵。
“八百里加急”不仅是朝廷向地方传达旨意,官府上传紧急奏本的绿色通道,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军事意义。
《资治通鉴·宋纪三》记载:430年,北魏元帅吐谷珪统领两万铁骑,从幽州(今北京)起程讨伐宋国领地济南。当时,宋国从幽州到济南设有伪装成酒楼、客栈、茶馆的30多个驿站,魏兵刚出城,宋国密探策快马、走驿站,仅用两天就报知了济南郡守萧承之。萧承之马上集结周围兵力,撤离城内8万余百姓,设下埋伏“守株待兔”。魏兵进发4天抵达济南,却见四门大开,城内空无一人,吐谷珪正在大惑,城外喊杀突起,数万宋军把魏兵死死困在城中,不到3天,城内粮草断尽,吐谷珪只得率众受降。这是历史上首个得胜于“八百里加急”传递情报战例。
决定明清兴亡的萨尔浒战役,既是努尔哈赤与明朝的实力较量,更是一场传递情报的比拼。1619年,明将杨镐率30万人马,兵伐后金首府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当时,明朝在河北、辽东、热河等地有30多条驿路200多个驿站,日夜有驿卒策马传递情报。努尔哈赤也密令安插在明朝的百余名内线,窥探明军人马动向,每天有数十份情报送抵后金。潜伏在明朝兵部的间谍刘同顾,得到杨镐战略部署后,立即将其假匿兵部文书,利用明朝“八百里加急”传递,在明军发起总攻前半天,把情报送达努尔哈赤手中,让他及时掌握敌情,有了充分时间调兵遣将,并用5天时间歼灭明军20余万,获得萨尔浒战役的全面胜利。
“八百里加急”不但传送信函,也运递物资,如军需、贡奉、赏赐物品等,比如从广东给远在西安的杨贵妃送荔枝,从福建为身居汴梁的宋仁宗送鲜鱼等,迢迢数千里保持果鲜鱼活,足见当时运递的疾速。
猜你还喜欢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11-30 与周代不同的是,唐朝的鹿鸣宴具备了儒家哪些功能?
- 11-30 有汉朝宦官干政的教训在前,唐朝为何还这么宠信宦官?
- 11-29 在唐朝时期,哪八位诗人被时人称之为“酒中八仙”?
- 11-29 骈体文在唐朝时十分古板,因此韩愈发起了怎样的改革运动?
- 11-29 对于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渐暴露出哪些弊端?
- 11-29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 11-29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骑兵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 11-29 对于阿拉伯帝国的名称,中国的唐朝为何称呼他为“大食”?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