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是何意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4浏览:43分类:历史
说到巴蜀历史,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应该这么说,这个观点有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再进一步说,这个观点应该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合理的。比如在魏晋、五代时期、元明时期这个观点比较适用,而在秦汉、唐宋、清朝、抗战时期巴蜀大地都为中原王朝的大后方和后勤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这很符合四川历史上的“三盛二衰”历史断代:四川历史上强盛时巴蜀大地就会成为中原王朝的避风港,秦汉依靠巴蜀统一天下、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难、抗战时期四川出兵出粮支援抗战都属于此;在历史大动荡时期,沃野千里易守难攻的巴蜀大地才非常容易成为野心家建立割据政权的沃土。这种情况下“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才可能成为现实。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题目总会想起当年《蜀山传》的片头,开头的画外音就是这句中这句“天下未乱蜀先乱”。其实不光巴蜀任何省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说“坑灰未冷山东乱”的山东就是八百里富饶秦川到宋朝以后也变的逐渐荒凉。巴蜀大地从神话传说中的蚕丛鱼凫开国到抗战时期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在不断的变化,富庶且易守难攻的巴蜀大地也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在大动乱之际不断有诸侯割据巴蜀成为动乱之源,这也是“天下未乱蜀先乱”的来源;而在王朝稳定时巴蜀是中原王朝的大后方和稳定器,如果抗战时期没有四川会更加困难。
历史上大乱时期,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天府之国非常容易成为割据政权;所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
四川是一片热土,有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历来是不可多得的起家之地。而且四川四周高山易守难攻、民风彪悍,无论是财税还是兵员都很容易成为割据的洞天福地。所以当天下处于大动乱时期,巴蜀很容易竖义旗封闭汉中、三峡等隘口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所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称谓,比如汉末的益州牧刘焉轻松割据巴蜀。而在中原王朝逐渐统一后,由于巴蜀易守难攻往往成为最后被统一的割据政权所以有“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平定天下后,盘踞在四川的明玉珍建立的明夏政权成为最后被消灭的割据政权。因为巴蜀易守难攻,所以通常攻占巴蜀通常都是以全局抵一隅慢慢抵消割据政权的优势。
三国时期的刘备也是通过张松献图加上法正做内应,才鸠占鹊巢建立蜀汉。在平定张鲁赢得汉中之战胜利后,轻松关闭汉中隘口割据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西晋八王之乱后在匈奴人刘渊在并州还没来得及置百官建立汉国的时候,李雄早就在巴蜀建立了成汉割据政权。依靠巴蜀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成汉坚持了近半个世纪,如果不是成汉末代帝王腐朽残暴也许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而明朝末年的大西王张献忠也曾经在巴蜀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的大顺和南明分庭抗礼。
历史上的盛世秦汉、唐宋等时期,巴蜀大地是中原王朝的坚强后盾和赋税来源;丝毫没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可能
其实在四川历史上“三盛二衰”的三盛时期,即秦汉、唐宋以及清朝时期巴蜀大地绝对是中原王朝的坚强后盾。秦国在吞并巴蜀后获得了稳定的财源和粮食,这才支撑了秦国吞二周而亡诸侯统一天下的霸业;而汉高祖刘邦也以巴蜀、汉中为基地,暗渡陈仓进入关中进而高屋建瓴忽视群雄,进而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四百年的基业。安史之乱是唐玄宗避难巴蜀,除了杨国忠的私心外四川(剑南道)确实在唐朝时是防御吐蕃的重镇。不但兵精粮足而且对中原王朝忠心耿耿,所以成为唐玄宗的避风港。所以历史上巴蜀究竟是动乱之源还是统一根本,还要看天下大势。
猜你还喜欢
- 11-30 蜀汉地理位置这么优越,那么刘禅真是个昏庸之主吗?
- 11-30 魏延对蜀汉也是立有大功的,该如何真实看待魏延之死??
- 11-30 从现有的各类书籍来看,蜀汉的实际兵力究竟有多少?
- 11-30 诸葛亮这么擅长火攻之计,但为何没能烧出蜀汉的未来??
- 11-30 诸葛亮堪称蜀汉的股肱之臣,为何在文臣中仅排第三位?
- 11-30 蜀汉因为哪三个方面的原因,以至于刘禅不得不投降蜀汉?
- 11-30 东吴的名将也很多,为何曹操只钟情于蜀汉的武将?
- 11-30 姜维哪次战略部署的失误,导致蜀汉防御体系最终崩溃?
- 11-30 汉中这个地方有何重要价值?为何曹魏与蜀汉都在争夺它?
- 11-30 论及刘备这位蜀汉皇帝,他真的是以平民、草根起家吗?
- 11-30 除了常规部队之外,刘备的蜀汉有着哪些特殊军队?
- 11-30 蜀汉左将军大还是右将军大?历来对此有着哪些争议?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