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曾经为害乡里的韦应物,如何最后成为大诗人的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3浏览:33分类:历史

  唐玄宗时期,在长安出现了一个横行乡里、欺人妻女的地痞。但是由于他出身世家,老百姓都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可没想到的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此人便决定洗心革面,开始奋发图强,最终蜕变成唐朝著名诗人。

  这个人就是韦应物

  相信一说韦应物,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小时候都背过他的诗,比如那首《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会有这样一段经历。那么他是如何由纨绔子弟,蜕变成一位伟大诗人的呢?韦应物出自世家,他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早在西汉就定居京兆,一直到唐朝,人才辈出,是关中望姓之首。史书中记载:“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而韦应物可以说是,唐朝中期韦氏家族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依靠家族背景,15岁的韦应物,就成为唐玄宗的近侍。也因为这一点,他常常出入宫闱,很多人都要给他一些面子。于是韦应物便开始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甚至将杀人犯藏在家里。

  不仅如此,他白天和狐朋狗友出去欺负百姓,晚上又和他们去欺人妻女。百姓为此苦不堪言,却没人敢得罪他,韦应物便愈发无法无天。可是这一切,都因一场事件的爆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家眷就往四川跑。途中发生兵变,奸相杨国忠被诛杀,杨贵妃也被众人逼死。皇帝都仓皇而逃了,更别提在其庇护下的韦氏家族了。

  在乱世之中,什么权势富贵都不值一提,保命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家族和皇帝庇护的韦应物,此刻再也无法为所欲为。不仅如此,他反而成为别人欺凌的对象,毕竟之前做了很多坏事,看不惯他的人实在太多。换了个角度感受生活的韦应物,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民间疾苦,于是瞬间幡然醒悟,知道不能再这样荒废下去。从此之后,他便开始埋头苦读,废寝忘食,常常“焚香扫地而坐”,立志要靠自己改变将来的人生。

  唐代宗即位后,韦应物到洛阳担任了洛阳丞一职,之后为京兆府功曹参军、鄠县令、比部员外郎,还在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当过刺史。《滁州西涧》这首诗,就是他在担任滁州刺史时,所作的一首写景七绝。

  在此期间的韦应物,再也不像当初那个纨绔子弟,他勤政爱民,为民请命,还常常自我反省。只要一想到当初做过的事,韦应物就觉得羞愧难当。韦应物为官清廉,有时候还会自责,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贡献,却让朝廷白白养着自己。

  苏州刺史,是他担任的最后一个官职。当时任期已满,本来他应该回到京城,等待朝廷下一次任命。然而由于他为官清廉,身上并没有足够的钱,能够支撑他回到京城,于是他就在苏州无定寺住下来。可是没想到,他最终就在这里去世,享年56岁。

  虽然韦应物早期不学无术,还常常坑害百姓,但好在他知错能改,在后半生用“勤政爱民”来弥补过错。除此之外,他还写下不少意境优美、淡然恬静的山水田园诗,为我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韦应物的一生不能算是完美,但这样一个不完美的韦应物,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