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古代皇帝吃饭为什么要摆谱 这习惯是怎么来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3浏览:33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吃饭摆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现代人用餐一般都会选择方便快捷,吃完付钱走人,整个流程不超过三十分钟。但是也有很多商务性的聚会,前呼后拥,一大群人簇拥着一或者两位下巴抬起来高高的老板,显得非常有气派。民间管这叫"派儿"。小编酸葡萄的阴暗心理管这样的叫做"谱儿",摆谱。虽然也不得不那么做。但是你知道吗,这样的习惯其实是来自于宫廷。摆谱只是享受帝王般乐趣的一种形式表现。

  古代的帝王们号称真龙天子嘛,天子的生活仪式感当然不能等同于常人。比如清朝,天子们上厕所,那就需要有太监在一边伺候着。宽衣呀,解带呀什么的。出行,也需要仪式,叫做起驾。大部分都是起驾回宫,不可能是起驾出宫,出恭刚伺候完……吃饭的仪式感更强大了,皇帝从清晨起来处理政务饿了,叫过太监吩咐把饭给朕端过来,呃,当然不能叫端过来。天子能跟百姓一样么,得叫传膳。马上有鸭声鸭嗓的公公向外面喊一声:用膳~。再往外殿拿拂尘伺候着的值班太监也得喊声用膳~,一连好几个,好像山谷回音似的。而且不能喊错了,喊错了最轻都得掌嘴。(估计没人会喊错,毕竟简单嘛),声音直至传到膳房。

  当然,这里得叫"御膳房"。做的还是吃的,只不过档次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呃,没有具体概念,毕竟小编只是从书籍中了解,只能说,就像三层楼那么高。什么雕龙画凤,天下奇珍,总之天下好吃的,好看的都在这里边。

  皇帝用膳,当然是七碟八碗了。其实七碟八碗都不准确,具体来说得有一百多道菜。你甭管吃得完吃不完,吃不完倒了也是一百多道菜。每道菜的盘饰边上,都有大师傅的名字。这样做的最大目的就是有人为这道菜的食品安全负责。说什么方便打赏,那是错的。皇帝平时就自己一桌吃,旁边有个伺候的太监,得喂啊,(哪有真龙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丢人。)如果吃的好自然就会告诉皇帝这是哪位高手做的,用不着多此一举的放一个名片。如果皇帝吃菜不合适了,别说中毒,就是拉肚子,那么这个御膳房的厨子也得被诛三族。最轻也得砍头,罪名就是投毒弑君。

  清朝皇帝吃饭的时候,远远的得有一帮站着的内臣,就是比较亲近的(如阿哥,总管之类的)。皇帝有时候一高兴,就将吃剩下的的菜"赏赐"给站着的某一位。某一位受宠若惊,连称皇恩浩荡,天降甘霖。其实这位爷可能在家山珍海味的早就吃饱了,皇帝给面儿,就得硬着头皮吃。你说我不饿,不吃。找死呐?分分钟让你没脑袋吃饭。而且,你还得去一边的桌子,站着吃……万恶的皇权,让人看着他吃饭不说,还得吃他的剩饭剩菜,还得站着吃,还不能嫌弃……要是普通人这样早被人掀桌子砍死了。皇帝嘛,朝廷的大臣能被赏赐,那是乐在其中。

  据说一开始的辫子政权的皇帝,每天的标准是凉热菜共120道,而且就皇帝一个人吃。小编流着口水猜测,别说每天都吃,就算每天看也得把胃口看没了,审美疲劳嘛。而且史书中记载的皇帝饭量都不大,毕竟每天的食物全是参茸补品,没有朕饿了一说。所以皇帝每天的宴席那就是流水宴,上一大片菜,皇帝看几眼,点点头。吃两口,点点头。擦嘴,撤下去,就这么简单。

  事是这么回事,但是场面必须摆足。按照清廷的规矩,用膳时,所有菜谱和名片摆列在桌子上,介绍这些菜的名字和作者,五光十色的满满三大桌子,这就是摆谱的由来。摆的是厨师菜谱,彰显的是皇家气派。

  后来这一习惯也流传到了民间,表达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只不过没有宫廷那么盛大了,地位不一样的人,能享受一下"微排场"也是好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