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宋金元三朝都有自己的文学 辽国和西夏为何没有文学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3浏览:43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辽和西夏文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两宋的诗词和话本小说有了蓬勃发展,是中华文学史上最灿烂的时期之一,金统一了中国北方,也出现了元好问等作家,至于元,蒙古殖民者统治中国后,也出现了元曲这样的优秀文学,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辽和西夏的文学?

  先说辽。

  《辽史·文学传序》说:“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景宗、圣宗)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崇儒之美。”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喜欢苏轼和白居易,所以,苏轼和白居易的诗歌被奉为圭臬。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寓居后唐时自署乡贡进士黄居难字乐地,耶律隆绪在所作诗中称“乐天诗集是吾师”,并亲以契丹大字译白氏《讽谏集》,令群臣诵读。苏轼的作品亦深受喜爱,他的《眉山集》问世不久,范阳书肆便有了翻刻本,当时人就指出:“子瞻名重当代,外至夷虏,亦爱服如此。”(王曦之《渑水燕谈录》)

  辽宋《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国羡慕中原唐宋诗文,于是一些中小官员获准出面搞文学工厂,建立官方文学,辽国上下都读汉诗,读苏轼,读白居易。宋人笔记记载,辽国王鼎创办了第一份官方文学刊物《焚椒录》,用来规定文学的“风格”,给辽国诗文过筛,过筛之后刊登的诗文风格相似,大小相同,气味相近,花纹一致。后又从刊物中精选了诗文集《焚椒录》。辽国每年都给宋国文人赠送大量杂志,请宋朝名人阅读,可惜仍无一人入宋朝法眼。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因为苏轼和白居易很多诗文是不写三伪文学的,而辽国不学其精神,只学其皮相,于是产生了“三伪文学”遍地,辽国人口虽多,作家盈街塞巷,却都是三伪文学,自然会被历史淘汰。

  那么西夏呢?

  西夏占据了今甘肃和陕西北部,历史上这里在汉人治下,出现过不少文学大师。但是

  西夏文学作品传世极少,黑水城文献中有西夏文诗歌的写本和刻本,保存数十首诗歌,反映西夏诗歌的艺术成就。西夏文谚语集《新集锦合辞》中,保存大量多种类型的西夏谚语,以醇厚的民族风格展示了西夏社会风情与党项羌的民族伦理、道德观念。西夏崇尚汉文化,但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传世不多。崇宗乾顺特别重视文学,本人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曾作《灵芝歌》与大臣王仁忠酬唱,成为西夏文学之圭臬。西夏人写作皆以此为极则,皇室规定了诗歌韵律,一般为对称结构,通常是五言或七言体,也杂有多言体。西夏佛教盛行,文人都为佛教写“三伪文学”。

  辽和西夏的文学虽然都是“外藩内汉”,但其实只是学习其皮毛,结果走向三伪文学,这两个国家都没有真正形成自己成熟的文化,在历史上最终被人消灭或同化。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