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道之争中 皇帝信仰道教,平民为何却信仰佛教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2浏览:37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佛道之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佛道之间的明争暗斗,持续了数千年,但其实最开始道教是看不上佛教的,因为作为道教的源流的道家,可是能和儒家掰腕子的显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诸子百家都设法改换门庭,将自己的理念融汇到儒家之中,这才是当时儒家的大一统。可是道家不同,始终没和儒家服软,作为汉武帝之前文景共尊的黄老学派,虽然因此影响力有滑落,但是没有像其他百家,要么成为儒家的一部分,要么逐渐消亡。
道家的影响力始终不弱,魏晋时候再度兴盛,唐朝时候因为李唐皇室追认老子李耳乃其先祖,因此对道家尤为推崇,比起儒家都要强上不少。
而佛教的发展就显得多灾多难,从汉明帝引入佛教之后,百余年的时间中,都没什么起色,直到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到来,百姓朝不保夕,而佛教的来世轮回之说给这群乱离人提供了心理的慰藉,就连公侯卿相们都纷纷成为信徒,从此佛教才开始兴盛起来。
不过可能不少人会奇怪,为何古代的皇帝大半都信奉道教,而平民百姓大都信奉佛教呢?
纵观历史,信奉佛教的皇帝是有的,梁武帝萧衍、唐宪宗李纯、清顺治福临,但比起信奉道教的皇帝可就少很多,李唐皇室就不说,前面几位除武则天外都是道教的信徒,宋朝的赵佶、明朝的嘉靖,都是有名的信奉道教的皇帝。
但在百姓间,佛教要流传广泛些,这究竟是何故呢?
且听扶摇来给各位剖析,首先,古代的皇帝对于道教的信奉,来自于长生的渴望,即便是雄主,晚年的时候难免会对道家的仙丹动起心思,汉武帝、李世民、朱厚熜,皆是如此。少有的信奉佛教的皇帝,像唐宪宗李纯迎释迦牟尼的指骨,其实就是指望佛骨能够给他带来长生。
佛教喜谈来生和因果,认为世间常住之物无不处在流转之中,因而是“空”,自然不会得皇帝的喜爱。
对于百姓来说,道教的门槛有点高,寻常人家有修道之意都无从入门,拜师入门都是需要银钱的,类似于儒家私塾的束條费。但是佛教是有俗家信众的,只需要烧香拜佛,即是善信。佛教的理念对于百姓来说比较好理解,来世今生、缘法福报的说法要比清谈论道容易受百姓的欢迎。
不论古今,中国人都是务实的,对于佛道都少有笃信,只是图个心安。不少笃信佛道的人,其实用现在的说法,可以称之为云信众,只是随口念着佛道,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敬天法祖的儒家对于看重祭祀祖先的古人来说,才是根植于心底的学派,至于佛道,其实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举个例子,古代时常看见文人轻蔑佛道,韩愈在《论佛骨表》中干脆将释迦牟尼的指骨称为“枯朽之骨,凶秽之馀”,但是何曾见过有佛道敢贬低儒家的?
当然,不论儒释道,对于其学派的长处可以学习,但是对于短处,就要摒弃。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古代的战争中,有些士兵为什么被射一箭基本就死了?
- 11-30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 11-30 古代那些建大功立大业的名将,都是如何在军中立威的?
- 11-30 作揖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之一,女性与男性有怎样的区别?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