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2浏览:33分类:历史
按理说,老子英雄,儿子孙子未必是好汉。但萌生于两汉、兴盛于魏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却实实在在演绎出一幕"老子英雄,子子孙孙一定都是好汉"的传承大戏。
门阀士族,通俗点解释就是"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是当官的,传承久远,在朝廷中享有特权、有较大影响力的豪门大户。"比如琅琊王氏,东晋时期被称为"第一望族",朝中官员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仅宰相就出了九十余名,实乃古今中外所仅有。还有陇西李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都是不同时期的世家大族,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可谓"皇朝可以更替,世家之位常在"。
陈郡谢氏之谢安
门阀世家的形成,跟官吏选拔制度有密切关系。汉代官吏选拔采用的是"察举制",各个郡县的地方长官在自己的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通过推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不同层级,把有关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相应官职。这一做法相对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肯定是大有进步的。因为各级推举的科目比较多,选拔的范围也比较广,还是为国家选到了不少各具特长的优秀人才。
汉朝这种察举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的手里,但皇帝毕竟离得远,接触的人也少,所以各地的人才举荐还是主要掌握在地方官员的手中。所以一旦官官相护起来,举荐的结果大受影响,当时被推举的人四分之三都是现任官吏或官员子弟,平民中的优秀人才大多被拒之门外。特别到了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豪门世家几乎把持了察举的结果,选出的官吏都是自己人,代代传承的官僚体系开始形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针对察举制的弊端,魏文帝曹丕采纳谋士陈群的建议,施行了九品官人之法,也叫九品中正制。核心就是朝廷选派"中正"去各地选拔官员,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把选拔人才之权收归中央,打破原来地方官吏操纵选举的局面。
所谓中正,就是某个州郡掌管人才品评的负责人,也叫中正官。州设大中正官,郡里设小中正官。从晋朝开始,中正官无论大小都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举荐任命,一般由现任的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
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品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看看此人父祖辈的任职资历情况和爵位高低等;二是品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三是定品,即确定品级。品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层级。曹魏刚施行时依据的还主要是个人品行才能,但晋朝以后就完全按照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的人即使品行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的子弟即使品行评价不高也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一现象在魏晋时期达到了顶峰,也造成了当时官僚阶层的日益腐朽没落。
开创科举制的隋文帝杨坚
所以说,古代的寒门子弟真应该感谢隋文帝杨坚,是他开启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先河,使庶族平民凭借品行才学能够入仕为官,将"老子不英雄,儿子也能成为好汉"变为了一种可能,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猜你还喜欢
- 11-30 曹丕这位魏王篡权夺位之后,为什么不立即杀掉汉献帝?
- 11-30 曹丕篡汉自立称帝之后,他为什么不立即杀掉汉献帝?
- 11-30 在夺嗣之战中,曹植与曹丕的三次较量是如何惨败的?
- 11-30 曹植和年轻的曹操非常相像,为何却是曹丕做了太子?
- 11-30 曹丕为何想杀曹植?曹丕继位后又是如何对待曹植?
- 11-30 在曹植七步成诗之后,曹丕为何迟迟不杀害弟弟曹植?
- 11-30 曹丕废汉自立后,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1-30 七步成诗的典故,真是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吗?
- 11-30 在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曹植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
- 11-30 刘备对东吴发动夷陵之战,曹丕为何不趁机抢占一些地方?
- 11-30 世人对曹丕的印象为何大多是不好的?难道是因为曹植吗?
- 11-30 晋朝发生了八王之乱,真是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