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澶渊之役中宋朝为甚还能全身而退?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2浏览:44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澶渊之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以换取其支持称帝。从此,南方的汉族政权便失去了一道抵御北方游牧势力的重要屏障。大家都知道,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在平原上所向睥睨,但在山地则难以发挥优势,而燕云十六州恰好多山地。

  北宋建立后,宋太宗先后两次北伐辽国以收复燕云十六州并完成统一大业,然而都失败了,从此愈发被动,由主动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不得已采取了许多御敌措施。

  辽国乘机转守为攻,多次大举南下侵略。公元1004年,辽国举全国兵力进攻北宋,后者又一次陷入危险。幸运的是,当时的宰相寇准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担当,在他的作用下,北宋转危为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寇准究竟做了什么?竟能让北宋从澶渊之役中全身而退?一、运筹帷幄,提出良策

  公元1004年,辽准备大举南伐时,寇准即上奏请求宋真宗,希望朝廷加强对精锐部队的训练,同时调动兵马守住重要的关口。同年9月河北边防报告辽军即将到来,寇准却表现得十分淡定,不惊不慌。宋真宗知道后很奇怪,寇准胸有成竹地说:“陛下欲了此事,不过五日尔。”

  寇准的办法就是请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在他的连续督促下,宋真宗决定亲征,召集大臣们确定明确的出征日期。因各方意见不统一,前往澶州的时间一再延后。

  正在朝廷还在讨论什么时候前往澶州时,约20万辽军已展开进攻,幸运的是,辽军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败仗也不少,总体来说没占上风。先是先锋部队被魏能、石普击败,锐气大减。然后田敏又击退了进攻北平寨的辽军。接着后者围攻岢岚城,又被贾宗击退。针对辽兵深入,双方交战各有胜负的战略相持情况,寇准上了《论澶渊事宜》。

  他在奏疏中提出要派遣杨延郎、田敏、王超等人带兵进入辽国境内,目的是“傍城牵制,敌必怀后顾之忧,未敢轻易深入。”并再次请求宋真宗亲征,在澶州督战,既能鼓舞士气,还可以随时根据形势变化确定应对方法。

  寇准的这些主张,让辽国感到北宋准备充分,想要获胜是很困难的。所以当北宋提出议和时,萧太后也同意了。宋真宗虽然相信辽国的诚意,但拒绝了割让土地的要求的条件,所以议和破裂。北宋这种不屈服的外交姿态,迫使辽国发动了第二轮攻势。

  二、力排众议,力主亲征

  九月中旬,辽兵进驻阳城淀后,分为东、西两部,分别向瀛州、祁州推进。

  十月初六,东路军抵达瀛州城下,昼夜攻城,一刻也不停歇,但即便有萧太后亲自督战,还是没有取得胜利,双方相持十多天后辽军撤退。

  十月十四日,西路军攻陷祁州。同时,在辽军北面的张凝、田敏带兵进入辽国境内,重创了在易州的辽军。但萧太后不顾后方失守的被动局面,命令主力继续南下。

  辽军的这一举动让北宋朝廷十分震惊,完全打乱了原来的军事部署。参知政事陈尧叟都请求宋真宗离开国都,前往金陵或者成都,以避锋芒。原本确定前往澶州的宋真宗也犹豫了,他举棋不定,问寇准应该怎么办。寇准先批评了陈尧叟,说:“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并指出,“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政,贼自当遁去。”提出“坚守以老其师。劳逸之势,我得胜算矣。”坚决反对宋真宗离开国都。

  宋真宗的抗辽信心终于坚持下来。寇准趁热打铁,再次请求宋真宗前往澶州。为排除朝廷中其他怯懦避战的官员干扰阻碍,寇准又荐举王钦若镇守战略要塞大名城,宋真宗批准了这一请求。这样,在寇准的精心策划下,北宋的抗辽部署顺利推进。

  十一月二十日,辽军攻陷德清城。同日,宋真宗正式出发,四天后进驻韦城县,调集当地民众凿开黄河的封冰,以防止辽军骑兵渡河。与此同时,辽军主力已抵澶州北城。

  三、督促真宗过河,安定军心

  辽军主力抵达澶州的北城后,就立即其包围,守将李继隆等人积极防御。

  值得一提的是,辽军统帅,也是南侵方案制定者之一的萧达览在勘察地形时被宋军射死。萧太后听闻后痛哭不止,失去了主帅的辽军士气大为受损。但萧达览的战死没有延缓辽国的入侵步伐,辽军主力仍然围攻澶州,余部分兵继续南进。从这里大家也可以体会到辽国的侵略决心多么坚定。

  十一月二十五日,辽军又攻下通利,有了绕开澶州,进逼北宋都城汴梁的势头。宋真宗还在韦城县时,听闻前线再次告急,群臣中又出现了迁都的声音,他再次急召寇准商讨对策。《续资治通鉴》记载,寇准说:“群臣怯懦无知,不异于乡老妇人之言......陛下惟可进尺,不可退寸。”

  寇准狠狠地把怯懦畏惧的大臣骂了一遍,并直接挑明一旦迁都,我方气势便会崩溃,马上就面临万劫不复之势了,到时真的是生死存亡之际了。可宋真宗仍举棋不定,寇准只好联合殿前指挥使高琼,再次表达了只要宋真宗进驻澶州,自己愿意赴汤蹈火,甚至献出生命和辽军不难打败之意,终于使宋真宗下了进驻澶州的决心。

  二十六日,宋真宗到达澶州南城。澶州因横跨黄河两岸,分为南北二城,中间有浮桥相连。当时,北城已被辽军包围,很多大臣一见这阵势就吓坏了,都劝宋真宗住在南城,既有安全保障,一旦北城被攻破还能方便撤退。在这种情况下,寇准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请宋真宗渡河,在北城督战。《续资治通鉴》记载,寇准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又何疑而不往?”

  听了寇准的一分析,宋真宗才渡过黄河,进驻北城。在他登上城楼后,宋军看见标志着皇权黄龙御盖出现,踊跃欢呼,士气大振,“声闻数十里”。辽军很吃惊,没想到对方皇帝竟然亲自到前线督战,“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宋真宗视察营寨,慰问了各方将领,并把酒、肉、钱、粮赏赐给将士们,这一举动。

  值得表扬的是,宋真宗即使督战,也没有收回指挥权,而是充分信任守军将士,“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

  不久,辽军发动进攻,宋真宗亲自督战,战场上锣鼓齐鸣,杀声震天。由于宋军士气高涨,辽军死伤惨重,迅速败退。尽管如此,接下来的几天宋真宗仍坐卧难安,不时派人查看寇准的动静,得到的回报都是寇准“昼夜鼻声如雷”,“命庖人斫鲍”,“每夕与知制诏杨亿痛饮,讴歌谐谑,喧哗达旦。”宋真宗听后,有了心理安慰,高兴地说:“得渠如此,吾复何忧乎!”

  正是寇准的不急不躁,淡然自若,能够稳定军心,成为了宋军获胜的心理保障。

  四、和谈中力保国家利益

  从我上面的介绍里大家已经知道澶渊一战,辽军主帅萧达览战死,后来辽军进攻又被击退。宋军这两次的胜利,虽然没有重创辽军,但的确狠狠地打击了辽军士气。宋真宗亲征使得战场的有利态势逐渐倾斜向宋方,于是辽军主动请求议和。

  但是寇准不答应,他想利用当时辽军腹背受敌的劣势,沉重打击对方,然后乘胜追击,使对方臣服于大宋,这样才能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幽云十六州才有可能被收回。寇准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岁后,戎且生心矣”。他担心只要幽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里,等他们恢复元气后,还会继续南侵。

  按理说,寇准想法是十分正确的,可宋真宗骨子里还是畏惧辽军,对继续作战比较抵触,认为“数十岁后,当有能扞御之者。”他认为以后会有能应付局面的人出现,现在只要辽国退兵,他就同意议和。在是否议和的问题不明朗时,原来留守汴梁的另一位宰相毕世安来到了澶州,他力劝宋真宗给辽国大量银币,以达成和议。

  由于寇准的主张与主和派不符,于是他们向宋真宗告状,诬陷寇准想乘机掌握兵权,拥兵自重。大家要知道,军权对于统治者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落入他人之手就有可能会有反叛,所以宋朝对于统领军队者有此企图是非常忌讳的。在主和派的连续攻击下,寇准不得已同意议和。

  宋真宗派曹利用前往辽营商谈议和事项,他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不割让土地,钱不是问题,甚至100万岁币都可以。寇准知道后,急忙将曹利用召至军营,告诫他“虽有敕旨,汝往,所许不得超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勿来见准,准将斩汝。”寇准的底线也很清楚,就是最多30万岁币,否则结束谈判。

  让人欣慰的是,曹利用不负寇准所望,经过多轮谈判,宋辽双方终于在公元1005年1月达成了澶渊之盟,规定两国结为兄弟之国,后者每年送给前者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自该盟约订立后,辽宋就结束了多年的战争,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和平。

  澶渊之役的胜利和澶渊之盟的出现,促进了河北地区的安宁,有力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辽宋两国不再因无休止的战争而使生灵涂炭,双方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友好交流成为了此后两国关系的主流。

  寇准为北宋在这次战役中能全身而退,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国家英雄”,他的责任与担当被世人所敬佩。然而让人伤感的是,寇准的仕途在此之后十分不顺,数次遭到贬谪,人生可谓多次大起大落。他于公元1023年病逝于雷州,享年62岁。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