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白起为什么宁愿背负骂名都要杀四十万士兵 如果放了就白打了那么多年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2浏览:42分类:历史

  对白起杀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大大小小的战役多的简直数不过来。而在这么多的战役之中,有些战役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比如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了。在这场战斗中,秦国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士兵,使得赵国境内青壮年皆死,国力大减。

  至此以后,秦国最后一位大敌也开始衰败,山东六国哪怕联合在一起,也已经无法阻挡秦国统一的脚步了。

  而在这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战争中,却有一个最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那就是白起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军队。

  那么,白起为什么顶着被后世骂的罪名,也要杀了这四十万士兵呢?

  秦国养不起也不想白打

  在这里普及一个概念,都说长平之战打了三年,但是这只是针对秦国而言的。《吕氏春秋》上有记载: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

  这里指的三年,其实是从秦国攻打韩国,逼迫其割让上党开始的。从这里开始算,说秦国长平之战打了三年也不为过。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秦国和赵国的长平对峙,其时间线也就是几个月罢了。

  这很重要。

  众所周知,赵国和秦国两方之所以展开最后的决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吃不消了。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即使最后没有将廉颇换下,赵国赢的机会也不多的原因。

  战争最后是秦国胜了,这没错,但是秦国并不轻松。要知道,如果按照长平之战打了三年的说法,赵国是在最后几个月才进入的,而秦国早就开始打了。

  因此,秦国的粮食压力是很重的,哪怕秦国有两个大粮仓。

  众所周知,古代打仗,粮草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多少大将,都是因为粮食问题才输的。

  想要弥补战争带来的损耗,掠夺敌人的资源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秦国攻占韩国的胜利果实,上党被赵国截胡了,这也是秦昭襄王愤怒的原因。

  因此,秦国击败赵国以后,是没有粮食养这四十万大军的。

  至于放,更加不可能了。秦国作为赵国统一天下最后的大敌,现在好不容易打过了,啥奖励也没拿到,还把人放了,那秦昭襄王为啥要发动长平之战呢?

  如果熟悉长平之战后续的朋友应该知道,赵国本来答应赔给秦国的城池也没给。所以说,这四十万大军可以说是秦国获得的唯一酬劳了。

  结束语

  长平之战,实际上就是秦国针对赵国的一次战略打击。随着齐国和楚国相继衰弱,赵国已经是秦国名义上的最后一个敌人,秦昭襄王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因此,哪怕没有上党之争,秦昭襄王也会找借口对赵国发动战争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