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隋末众多势力之中 为何考前的势力几乎都在北方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2浏览:48分类:历史

  对隋末势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隋末唐初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在隋末众多强大的割据势力当中,排名前几的强大势力,几乎清一色都在北方。

  这种现象,直接体现在后世的一些文艺作品当中。在很多反映隋唐交接这段时间的作品当中,我们会发现,李密、宇文化及、王世充、窦建德这些人,出场的频率非常高。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我们对他们也较为熟悉。

  而这些人所领导的势力,几乎清一色都在北方。

  到了南方,比较强大的如萧铣、杜伏威、冯盎、林士弘等诸多割据势力,则显得名气较小。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过这段历史,一般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些名字。

  那么,隋末的乱局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明显的北强南弱的局面呢?

  1.隋朝时南方不发达

  在今天我们的印象当中,中国的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似乎要比北方的很多城市发达很多。而且总的来看,南方的经济实力,也要胜过北方。

  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上,往前推的时间越久,这种情况越是截然相反。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北方才是真正的经济文化中心。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或者说一直在汉朝以前,北方都是绝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南方,则是传统意义上的蛮荒之地。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汉三国的时候,孙权和刘备所占的地盘,明明比曹操更大,但两家的人口加起来,却都没有曹操一半多的原因。

  不过,随着历史的逐渐发展,在后来的历史上,逐渐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经济中心南移。这一点,我们中学的历史课本里是讲过的。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五胡乱华的发生,导致大量北方士族南迁,形成了第一次南移。第二次是唐朝中晚期,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北方常年战乱,所以大量北方人口南迁。第三次则是在宋朝,因为宋朝常年偏安南方,所以很多北方的人口,再次向南迁移。

  在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明朝朱元璋以前,基本上所有由南向北的北伐,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而由北向南的攻伐,则大多可以一统天下。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经济中心南移。在明朝之前,北方是绝对的中心,人口、经济等诸多方面,都要远胜南方。而在元末明初的时候,经过三次大的经济中心南移,北方已经没有了明显的优势。反倒是南方,人口和经济更加占优。

  而古代打仗,打的可不就是人口和经济吗?哪一方占优,自然哪一方会最后获胜了。

  在隋唐相较的这段历史当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因为在隋朝的时候,刚刚结束了第一次南迁,第二次南迁还在酝酿过程中。这时候的北方,比之南方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要远远超过南方。如此一来,占据北方的那些枭雄们,自然实力更加强大。当时的历史,自然也就要以他们为主了。

  2.隋朝的政治原因

  如果说,当时南北方的总体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隋朝的政治问题,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了。

  大家都知道,隋朝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北周这个国家,则是在西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三个朝代,虽然坐龙椅的人完全不同,但从最上层的统治结构来看,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

  这三个朝代,都是以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为高层,所建立的统治体系。

  所以,后来虽然北周吞并了北齐,杨坚篡位建隋之后,又南下灭掉了南陈。但总的来说,这两个地方的世家,并没有真正大面积跻身隋朝的统治高层集团。真正把持隋朝国政的,还是那群的老牌关陇世家集团。

  所以,在隋朝的时候,真正强大的世家,基本上都在北方,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在关中。而南方,原本的南陈统治阶层,基本上被隋朝清理干净,在隋末很难形成足够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几个大的割据势力的领袖,基本上都是最底层的出身。

  3.隋朝在南方的统治力度很强

  虽然隋朝是以关中地区起家,然后逐步统一全国。但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其实隋朝反而是在南方的统治力度更强一些。尤其是在巴蜀地区,直到隋炀帝死了几年之后,还有人自称是隋朝的属臣。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隋朝当时在南方的统治力度很强。当然,这种统治力度很强,也是相对北方来说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隋朝本来是以关中地区起家,隋末的时候反而会是在南方统治力度较强呢?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隋炀帝在位期间,又是修大运河,又是远征高丽,又是迁都,又是大兴科举。这几件事办完之后,基本上把传统的关陇世家,乃至整个北方士族,全都给得罪干净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隋朝末年的时候,北方很多传统的世家领袖。比如李渊、李密、杨玄感等人,会在杨广还活着的时候,就站出来反对杨广。

  而相比之下,当时的南方,因为原本不是隋朝的老巢,再加上隋朝将南方的士族一顿清理,导致隋末的时候,少有能够起来带头的士族。而且最重要的是,杨广修大运河、征讨高丽,主要搜刮的,也是北方的民力民财,对南方的搜刮要稍轻一些。所以南方的普通民众,没有那么恨杨广,自身也过得下去。这样的话,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南方人自然没有那么多愿意起义造反的了。没了愿意造反的人,南方的这些割据势力,想要迅速扩张,自然要难一些。

  4.南方其实不弱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原因。

  南方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南方的几个割据势力,虽然总体上没有北方那么强。但矬子里面可以拔大个,南方的这些割据势力,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不强!

  比如萧铣。

  在隋末的众多割据势力当中,萧铣势力是一个很另类的存在。

  一方面,萧铣很强!自从起兵开始,短短不到一年之内,就占领了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的广袤地域,麾下拥兵超过了四十万。

  这个时候,李渊刚刚收拾完西边薛举和李轨,还没来得及收拾一直和他捣乱的刘武周。王世充正在消化他打赢了瓦岗军和宇文化及的战果,窦建德则是趁着大家死磕的功夫,闷声发大财。

  至少在武德二年下半年这几个月里,萧铣应该算是当时整个天下最强的一个割据势力。当时他所辖制的兵力,甚至有可能比李渊还多。

  那么,为什么如此强大的萧铣,最后被李渊派李靖和李孝恭,率领一支偏师就给灭了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扩张到这个时候以后,萧铣虽然名义上很强,但实际上麾下能够直接辖制的兵力其实并不多。

  萧铣本是前朝皇族余脉,他是正宗的南梁皇室后裔。在南方的诸多割据势力领袖当中,萧铣大概是唯一一个出身较高的人了。而这个身份,也是萧铣在起兵之后,能够迅速占领那么大地盘的原因。当时距离南梁灭亡还不算太久远,很多老人还知道南梁,也认萧家的旗号。所以萧铣起事后,南方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降。

  但问题是,隋朝建立后,对这些前朝的士族本就有心提防。萧铣在起事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而且,他之所以会成功起事,还是因为其他人起义的时候,想要找个领头的,这才想起了身为前朝皇族的他,然后将他推了出来。

  所以,萧铣强大之后,麾下那些之前拥立他的将领,其实根本就不勒他。而萧铣因为之前只是一个县令的原因,身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牛的队友。在势力扩张期间,只能看着手下这些将领跑马圈地。等到萧铣势力基本成型之后,萧铣根本无力继续扩张,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肃清内部。

  所以,萧铣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采取了罢兵休战的策略,先是让士兵们都回家,让这些将领们手里都没了兵权,然后再一个个收拾他们。

  但是萧铣万万没想到。后来李渊和王世充、窦建德大战的时候,为了防止他趁火打劫,派了李靖和李孝恭率领一支偏师,前来骚扰他,阻止他率军北上。然而这次率兵的李靖,却是一个难得的军神。趁着萧铣把士兵都遣散回家,防务空虚的空档,一路长驱直入,直接兵临城下,迫使萧铣不得不开城献降。

  更为讽刺的是,就在萧铣投降几天之后,他的派在外地的十几万大军,这才赶到来救援他。可惜这时候,萧铣已经投降了。

  萧铣的失败,看似是一个巧合,但实际上是一个必然。

  这个必然,在于隋朝对南方士族的打压。

  因为出身南方贵族,所以萧铣根本就升不上去,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如果在起事之前,萧铣可以做一个太守,甚至像刘武周那样一个普通的校尉,结局都会截然不同。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导致隋末的时候,南方群雄的战力,远不如北方。而且,北方的李渊,动作实在太快。在连续打赢了薛举、王世充、窦建德的同时,又顺道收拾了萧铣。这个时候的李渊,已经坐拥超过一半的天下,统一天下之势,已经势不可挡。而南方的群雄,这个时候还在进行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自然无法和李渊抗衡。等到李渊再收拾了北方的刘黑闼之后,南方的这些枭雄们,除了投降和被横扫之外,好像也没别的可能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