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说说古代身份证的发展史 古人对身份证到底有多重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1浏览:37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身份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现在这个信息采集系统高度发达的时期,个人身份证作为一种时时刻刻可以展现个人信息的证件,几乎可以说是走到哪儿都要用。夸张一点儿说,对于那些经常外出办事的人,身份证可以看作是必备品,没有它几乎是寸步难行。

  很多人认为在不重视个人信息采集的古代,是没有身份证这种"高大上"的产物的,其实不仅现如今的人们重视身份证,古人也非常重视身份证,但当时的身份证与现在的身份证大不相同。

  在古代中国,普通居民可以说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而由于身份证制作的材料比较罕见,所以说身份证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它只给那些有身份和地位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身份证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下它有什么奥妙吧!

  中国古代身份证件的起源

  在古代中国,身份证被称为"符",这不是江湖骗子用来驱走鬼魂和怪物的那种类似符咒的东西,而是一种由木头或金属制成的器件。根据坊间传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有国家使用身份证了。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在全国实施了各种政治改革,这其中一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记录户籍的变化。

  根据当时的规定,人们犯罪依据户籍上的情况家人是会连坐的,没有户籍证明的人不允许上路或住在客栈。其中所指的户籍证明是"照身贴",包含持有人的姓名、职业、照片和公章,可以说与当前的身份证非常相似了。

  然而,由于当时没有摄影技术,照片的持有者通常是由一个画家画的,所以肖像和他自己之间经常存在差异。

  可是最早具有纸质记载的身份证却要追溯到隋唐时期了,当时朝廷发给官员的一种象征着自己身份的"鱼骨"。它是由木头或金属制成的,形状像一条鱼,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有小孔用来固定。

  "鱼骨"上刻有官员的姓名、官职和官衔等,当时一些血缘较近的皇亲贵戚以及一些三品以上的大官,所用的"鱼骨"都是用黄金制成的,显示了他们独特的地位。

  而级别较低的五品以上的官员,所佩戴的"鱼骨"的主要成分则是银,级别更低的官员的"鱼骨"就只能用铜制成了。

  "鱼骨"的主要目的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他们在上朝退朝进出皇宫时使用。

  历史就记载道:"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

  武则天当上皇帝的时候,"鱼骨"被改成了形状像一只海龟的"龟符",不过作用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说完了古代身份证可以追溯到的起源,咱们再来聊聊这些身份证过去是怎么防伪的。

  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志"

  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志并不像现在这样复杂,而且古代身份很容易伪造。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一些朝代会特意在身份证上注明伪造、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

  例如,明朝规定按照当时的法律来讲,借出身份证的人与借身份证都触犯了法律,按理给予同罪处理。除了加强身份证的管理和验证,明朝还制定了独特的防伪措施。

  总的来说,过去身份证的防卫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设置身份证的"防伪标志"。例如前文提到的"鱼骨"这种类别的身份证,只配有一个袋子,叫做"鱼袋"。再往前来看,唐高宗李治时为鱼饰品指定相应等级的包裹;而宋代官员每年的"防伪标志"都会进行更换。

  二是制作不同质地的身份证。也就是说,不同层次的人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身份证。

  唐朝时期不同级别官员所佩戴的由金、银、铜各种原材料制成的身份证。后来唐中宗做了皇帝的时候,对这个小有改动,及凡是身披紫衣的官员(级别更高)用金子制成的饰品,身披红衣的官员用银制成的饰品。

  因为这些不同的身份标识也代表了佩戴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所以它们往往陪伴这些官员一辈子,即便它们告老还乡了仍能享受身份证制度。

  古代身份证的类型

  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与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

  雌雄符

  唐朝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甚至当时唐朝为它的附属国还送去了各式各样的身份证。总的来说这属于宗主国与藩属国特有的身份证,我们可以称之为雌雄符。

  雄符往往留在宗主国,而雌符(多达12件)则被移交到藩属国家。如果藩属国有使者觐见,那么审查他的人就会用雌雄符作为对接器件来辨别他的身份。

  玉契与龙符

  当时皇太子也有一张身份证,这是一种叫做"玉契"的玉器。如果皇帝外出亲征,或由于其他事情离开首都,王储将作为监国代理执政,这时,王储的身份证就不同了,他开始使用的就是全国上下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的"龙符"。

  虎符与麟符

  如果在皇帝外出征战时期,是一些十分重要的大臣而非皇储留下代替解决一些国家大事,他将被发给"麟符"。

  "虎符"可能很多人就比较熟悉了,毕竟在许多古代军事题材小说或者史料记载中都有提到,它是军事指挥官常用的符号。

  为了避免与祖先李虎里面的"虎"重复之,唐朝在制作虎符的时候并没有把它铸造成虎形状的。后来,武则天把唐朝的李改姓为大周,她并没有继续使用老虎的符号,而是改成了龟符,当然龟符很快就随着武则天的去世而消失了。

  鱼骨

  前面有所说到,"鱼骨"是由木头或金制成的。它的形状像一条鱼,分为左右两边,上面有小孔供穿用,这里就不再过多叙述了。到了宋代"鱼骨"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但"鱼袋"仍然存在。

  牙牌与腰牌

  到了以朱家人作为统治者的明朝时,它们大概嫌由各种金属和木头制成的"鱼骨"实在是太重了,出门办事旅行太不方便,同时为了体现新的朝代的新气象,官员们手中由各种金属和木头制成的"鱼骨"统统换成了"牙牌",而它也是明朝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身份证了。

  牙牌的质地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又比较轻盈便携,它主要由象牙和各种名贵木材造成。牙牌像笏板一样细长,作为一种古老的身份证是一种小件物品,可是它却带有复杂的等级信息。

  在清朝身份证通常被称为"腰牌",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等都在这块小牌子清楚书写,并且在身份证上还有详细提到这个身份证的适用范围。

  更高级别的身份证防伪技术可以说是更加棒了,制作者用到了现在才被人们广泛听说的面部识别技术以防止外人盗用,其"防伪措施"的高度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最有趣的事情是嫔妃佳丽们所持有的身份证与普通人的身份证不同,她们的身份证不叫"腰牌",而是"绿头牌",上面是绿色的。

  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发现,自明代以来,"身份证"已从官场传播到社会。一些社会名流也开始将身带"牙牌"和"腰牌"视为一种荣誉。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录道,任何进出内厅的人,不管他的级别如何,都要悬挂许可证以避免被怀疑。

  可以想象,当时,"牙牌"像今天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被全国人推荐使用。

  帽珠

  后来在清朝还发生了一次身份证的大变革,这个大变革将身份辨识的特征从腰部直接拔高到了头顶,官员们发明了除"腰牌"之外的另一种"身份证"作为身份鉴别,即帽子上的顶子直白点说就是帽珠。

  这当然与清朝的服饰有关,当时官员们的帽子顶部由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帽珠的材料自然是不同的。

  首先,帽珠是一个大的红色顶部,乡村文人的帽珠为铜顶子;普通的平头百姓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所以他们用一些绸缎或其它材料在头上打结。因此,人们在街上相遇,一看到彼此头上顶着的帽珠就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一些富商愿意花大价钱来给自己的帽顶提升原材料。

  总结

  在科技文明都还不发达的古代,其实也有用于鉴别个人信息的身份证。毕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了五千年,我们的祖先的脑子里可是充满了,小小的"身份证"可真的是难不倒他们。

  而且,正是有了古人在各朝各代为身份证以及防伪技术上的革新,才能让我们现如今的身份防伪系统不断优化改进,形成如天罗地网一样周密,让坏人无处遁形。

  参考文献:

  《菽园杂记》

  《新唐书· 车服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