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强攻齐地,郦食其被烹杀,这背后有何联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30浏览:35分类:历史
你们知道郦食其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屋小编为您讲解。
郦食其,一位年长的狂者,恰逢秦末动荡的时局,给了这位老儒生寻找明君的机会,最后归于刘邦帐下,在攻打齐地还是拉拢齐国这事上,刘邦似乎采取了双策略,既让韩信去攻打也让郦食其去游说,虽然结果是齐地被攻打了下来,但是郦食其却被齐王齐王坑杀了。那么,郦食其的死到底是谁造成的?是他自己还是韩信?不妨细细分析。
郦食其却有抢功之嫌
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於历城,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籓。
这是《史记·七十列传·郦生陆贾列传》中所记载内容,大体意思是郦食其在看到楚汉相争之时,对于齐地的攻伐计划是强攻,意在吸引楚军的支援队伍,以减弱刘邦的正面楚军,这时韩信已经受命前往攻打齐地,郦食其却出了这么一个建议,意思是不需要汉军大动干戈,自己一张巧嘴就能让齐王变成汉之藩属之臣。对于这样的建议,刘邦为什么要拒绝?一个正面施加压力,一个巧舌如簧意在拉拢,这样的情况下齐地被拿下的周期极大可能会被缩减,自己这边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少,于是允许其请求。
那么对于郦食其而言,是出于公心之举吗?显然不是!他是想凭借此在刘邦阵营找到自己的位置,毕竟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智谋与口才!但是,他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在前往游说齐地之前,没有要求刘邦撤回攻打齐地的韩信大军,或许是认为韩信大军机动性要慢,等自己事成之后再和韩信打招呼也是来得及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想在齐地拿下众多城池后,在韩信大军面前显示自己的战利品,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你郦食其确实已经抢了韩信攻打齐地的功劳。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指望韩信对你这位抢功者客气?一个借刀杀人就可以秒了郦食其!
影视作品中的刘邦
韩信攻打齐地既是公务也是私心作祟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这是韩信的谋士蒯通之言,意思是韩信是受刘邦的委派来攻打齐地的,攻下是自己的功劳,不攻打齐地有违王命,况且郦食其一个儒生而已,凭借能说会道就拿下齐地70多座城池,这样的功劳将军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既然没有汉王的罢兵命令,那么拿下齐地才算是不辱使命,况且齐地此时防备较为松懈,攻下这样的城池无疑会加大军功,所以与公与私都是很好的契机。
其实韩信在听闻郦食其已经拿下齐地,他的反应是:韩信欲止。意思是既然有同僚已经抢得先机,拿下战略要地,那就算了!为什么韩信听了蒯通之言后,不顾郦食其的生死果断攻城?因为私心作祟!按理说,如果韩信罢兵前往齐王宫除了受到热情款待,他还能获得什么
郦食其之死与刘邦的放任有一定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韩信在前,郦食其在后,目的地都是攻下齐地!说到底就是刘邦的不信任!其实,在秦末诸侯并列时期,口头上或者是书面上的东都不牢靠,就像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项羽遵守了吗?彭城之战,诸多的联军对付项羽,却在半天的时间内被项羽土崩瓦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因为那是短暂的利益捆绑,不是长久的主从关系!
除了战略层面的需求外,刘邦太想从侧面分散楚军的正面压力,如果能在齐地撕开一个口子,那么楚军的优势便会出现分散,而自己这边的胜算将加大!而一切最为可靠的方式,就是靠拳头夺下城池!那么怎么才最为稳妥呢?郦食其软化游说,放低齐地的防御,韩信强硬攻打。
猜你还喜欢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11-29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11-29 汉朝能延续四百多年,与这个国家本身的政策有何关系?
- 11-29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与是汉高祖刘邦有何关系?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