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为何搞不好经济 白银流入为何带不动经济发展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30浏览:43分类:历史
对明末经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末年的经济为什么搞不好?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想必应该是这样的: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天灾频发,因此经济每况愈下。可问题是,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想要弄清楚明朝末年的经济状况为何如此糟糕,决不能只看国内之情况,而更重要的是要联系起当时的全球经济来看!只有从全球视野出发,才能更为全面地将此问题说清楚!
那么,当时的全球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公元1431年明帝国疆域
我们知道,在十五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而到了十六世纪的时候,欧洲的西班牙人已经征服了中南美洲,而葡萄牙人则控制了大西洋到印度洋,再到东南亚的贸易航线。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十六世纪的世界已经初步被欧洲人的航海贸易网络给连接起来了。
那么十六世纪的中国正在干什么呢?
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了银矿,并且还发明了提纯银矿石的技术,促使白银产量剧增。而在当时的亚洲,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并以马尼拉为基地,与中国地区发生了贸易往来。
我们知道,在明朝隆庆皇帝之前,明朝政府是不允许开展航海贸易的,甚至还提出了“片板不许入海”的禁令。但是随着中央财政的吃紧,紧靠农业税收已经维持不了帝国的开支了,于是在公元1566年隆庆皇帝登基之后,便解除了禁海令,允许贸易往来。而在当时的日本,随着长崎港的开放,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葡萄牙等国的商人!
看到这里也许你就会问了,这些事情跟当时明朝的经济有半毛钱关系吗?它们不都是一些彼此孤立的事件吗?
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些看似彼此孤立的案件,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十六世纪时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雏形。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使得大量的白银流入到了中国。怎么说呢?
隆庆皇帝
我们知道,西班牙等欧洲人在南美弄到的白银,通过菲律宾以及陆地上丝绸之路的另一条路,即布哈拉流入到中国,主要用于购买中国的生丝、茶叶和瓷器等物。
除此之外,欧洲人的到来同时也带动了盛产白银的日本开放对外贸易。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十七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从美洲和日本流入到中国的白银,其总量就高达25万到26万多公斤。美洲新大陆出产的贵金属,也几乎有一半流入到了中国!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说了:“大量白银流入到中国,必然会带来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按照正常逻辑来说的话,这似乎也是对的。但我们看明朝当时的经济状况,并没有我们所想的这样美好,反而是越发的糟糕!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
美洲白银流向图
大量白银的流入,最初的时候确实带来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国库也很充盈,表面看上去确实很不错。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明帝国的财政和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境外的白银输入。而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依赖,那么对于帝国本身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如果一旦外部局势发生变化,白银输入量减少,甚至是停止输入,那么就必然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此时的明帝国看似非常强大繁荣,其实这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实际上此时的大明帝国非常的脆弱。
果然,随着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使得欧洲局势大变。在公元1618年,欧洲甚至还爆发了新教与旧教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这一打就是三十年,而这便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战争”了。
关于这场战争的具体过程你应该很清楚了,我们就不做过多论述了,只来说一下这场战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1618年的欧洲局势
三十年战争开启之后,对西班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经济状况和海外殖民地的治安情况每况愈下,而这对中国的贸易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在1639年,马尼拉出现排华事件,许多中国商人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的残忍屠杀。
更严重的是,在1641年,马六甲海峡落入到荷兰人手中,从印度果阿到澳门,再从澳门到广州的白银运输通道被切断。不仅如此,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乱,国内恢复平静,而由于不用打仗了,很多物资也就没必要从外国进口了,因此对外贸易的积极性也就随之下降了。
终于,在这样一系列外部原因的组合促成下,明朝白银进口的数量大幅降低,有时候甚至还出现了断流的情况。当时的明朝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并且社会矛盾激增。
那么,这白银为何就会带来如此多的问题呢?
这就得从明朝官员的工资说起了。我们都知道,在有明一代,官员的俸禄最初是由实物支付的,比如直接发放粮食,朱元璋时期就是这样干的。等到后来则演化成了货币支付,最典型的便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由实物改成了纸币,后来再改成用布帛代替,再后来则才改为了白银。
按理来说,从实物到货币的演变应该是一种进步,值得表扬才对,但实际上,在当时很少有人懂得通胀问题,例如像柴米油盐这样的刚需产品从长期来看的话,是会上涨的,但是相比之下官员的工资却始终没有增长。
在最初的时候,这样的工资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在明代后期,大量流入的美洲和日本白银,使得物价快速上涨。据记载,仅从1632年到1639年这8年间,松江地区的米价就上涨了2倍以上,江浙地区甚至涨了四倍有余!
所以在这样物价上涨,资金链条还断裂的情况下,官员们的生活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了这一步的话,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了,而已经转变成政治问题了。既然单靠工资不能维持生活,那么这些官员势必就会打打擦边球,或是权力寻租,或者贪污受贿,或是懒政怠政,而只要到了这一地步的话,那么官场的行政效率和风气也就不言而喻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央财政也会出现新的危机,最直接的便是由于白银减少,而无法维持整个帝国的开销,因而只得裁员,亦或是裁撤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部门,其中邮政系统的缩编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官员都因此而失业了,其中也包括日后打进北京城的李自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其国库只有仅仅的4200两白银,守卫北京城的将士已经有一年都没有领到过饷银了,他们自然也要养家糊口,而既然朝廷发不起工资,那也就没有必要守卫什么京城了,所以这样一来,其战斗力和战斗意识也就随之下降了。因此等到李自成大军一到,这些人就只能是束手待毙了!
所以总的来看的话,明朝末年严重的经济问题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导致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便是来自美洲的白银,或者说是通过海外贸易流入进来的白银。不过总的来说,这些流入的白银确实给明帝国带来了短暂的表面繁荣,但当这一波潮水退却后,其国家的脆弱也就彰显无疑了!
当然了,导致明朝灭亡的也并非只有这一原因,实际上还有很多,因篇幅有限,我们下文再说!
参考文献:《明史》、《洪业·清朝开国史》;
猜你还喜欢
- 11-30 明末投降清朝的将领有很多,吴三桂却为何最受人唾弃?
- 11-30 魏忠贤在历史上有不好的评价,为何说他是明末关键人物?
- 11-29 明末将领洪承畴被俘以后,最终为何却投降了皇太极?
- 11-28 面对明末内忧外患的局势,崇祯为何终究是无能为力?
- 11-28 南越国建立于秦到西汉时期,其国内的经济状况如何?
- 11-28 刘裕不仅在政治上进行改革,还在经济方面实行哪些措施?
- 11-27 明末农民起义为何最终失败了?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战略失误?
- 11-27 明初的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吗?后期为何抵触商业的发展?
- 11-27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他在经济上实行了哪些举措?
- 11-27 南宋一直处于战与火的洗礼之中,经济为何却繁荣发展?
- 11-27 南宋开创了什么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商人地位又得到怎样的提高?
- 11-27 在金国大举南侵之下,南宋的经济总量为何还能反超北宋?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