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赵构为何迟迟不愿意北伐?奇耻大辱能忍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8浏览:36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构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靖康之耻相比很多人都在历史书上了解过,这是一段宋王朝极端屈辱的事件,大宋都城被金兵侵占,皇帝和后宫宾妃以及诸多重要的大臣极其子女越2万多人全部成为了俘虏,特别是这些后宫皇妃以及公主的命运更加凄惨万分,简直就是大宋的奇耻大辱。

  但是后来的皇帝赵构为何能忍下这种事情发生呢?迟迟不愿意北伐。

  个人感觉这其中的原因跟迎二圣没关系,当时不光岳飞,很多人都在说。跟财政也没关系,战争结束后大宋朝廷花钱还更多了。靖康耻都能忍下来的人,还能有什么进取之心?

  他爹那时候好像已经死了,是要把坟搬回来安葬,他哥回来威胁不到皇位,岳飞被杀不是口号问题,而是文官集团害怕岳飞做大,威胁到整个大宋文官主流集团的利益 这才是根本原因,皇帝和秦桧都是替无耻的文官集团背锅的。

  赵构退位当太上皇,小皇帝把赵构很多地方都否决了,秦桧也拉黑了,赵构都跟没事人一样唯独北伐赵构去阻止皇帝,为啥阻止里面有说不完的事,宋神宗殚精竭虑整天想着北伐,恨不得一日就收复故地,剿灭女真这皇帝够思北吧,为何太上皇一句话立马就不动了?真以为好打?徽钦二宗早死了。

  不是不想,是通信工具过于落后。按照史书以及赵构的御札的顺序应该是:

  1、绍兴十年北伐,岳飞前进的最快,已经取得一定胜绩;

  2、赵构以及一帮参谋大臣认为岳飞跑得太快,容易被金兵围歼,下令撤退;

  3、岳飞接到命令,上书已经取得胜利,这是恢复中原良机;

  4、赵构继续发命令十二金牌;

  5、岳飞撤兵;

  6、赵构接到岳飞的上书,命令岳飞不要撤退,并派杨沂中与刘锜协助;

  另附:赵构手诏“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

  但是岳飞已经在23日撤兵。

  杀岳飞的由头是绍兴十一年初的淮西战役,岳飞表现不好,其他两个军头也不怎么好(韩世忠,王俊),但只有赵构的亲军全军覆灭(只剩杨沂中逃回),赵构明升暗降,下令整编三大军头军队为禁军,岳飞不怎么配合,估计是因为这个事情而杀岳飞的,当然这个是后人的一种猜测,不可以作为准则。

  宋孝宗想二次北伐时就直接拦着说等他这个太上皇死了再搞可见他真的是早年被金兵追的吓破了胆。

  如果要真是吓大的反倒不会在形势大好的时候往回缩,主要还是活得太安逸了舍不得改变现状。

  还有就是,不要把皇帝想的无所不能,虽然皇帝高高在上,但是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决定的,特别是宋的皇帝受文官集团的约束太大,皇帝要平衡各种政治集团的利益,不是自己说句要北伐就所有人都听的,他的皇位本来就是在江南士族支持下建立的,不可能不顾他们的感受。

  当然了,南宋内部至少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迎二圣”,一派是高宗赵构的拥护者,敌人强大的时候都能同仇敌忾,一旦敌人开始变弱这种内部的分歧就会越发明显严重的很可能导致内乱,赵构不可能不考虑这个。

  秦桧竟然能带着家人从戒备森严的金军军营里全身而逃,真实身份和意图本就十分可惜,尤其是后来大权在握,对宋金战争的走向有些巨大的影响。

  再说说“绍兴议和”以后,议和不久就有同“二圣”一起被虏往北方的宋臣的亲笔来信,他通过在金的所见所闻向赵构透漏了“彼方困于蒙兀”的信息,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赵构已经知道了铁木真的爷爷合不勒建立的蒙兀是比金更可怕的对手。“宋金唇亡齿寒”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