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封禅劳民伤财,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8浏览:3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泰山完成。还有一种说法,封禅始于秦始皇,《史记》中的记载缺乏有力证据。无论哪种说法成立,都说明封禅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功绩,笼络民心。
选择在泰山封禅和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古人认为泰山在东方,名为“东岳”。东方象征着生机,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可以直达上天。由于封禅过程中要举行两场仪式,祭天的时候在泰山,祭地的时候选择在泰山附近更方便一些。
封禅的仪式十分复杂,比如天子要坐“蒲车”登山,避免伤害泰山的山石草木。登山的时候要从南面上山,在山顶之上竖立石碑,记录皇帝的功德。仪式举行完毕之后,不能原路返回,要从北面下山。在秦代整个封禅过程属于国家最高机密,不能随意透露给无关人员。所以当汉武帝想要封禅的时候,问朝中大臣整个仪式的流程,大臣们都回答不上来,只好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仪式。
汉武帝好大喜功,曾经两次封禅,这样的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很少见的。汉武帝制定的封禅流程写入了典籍,此后帝王在举行封禅时都会参考他制定的流程。在封建社会真正前往泰山封禅的帝王少之又少,大概计算一下不超过十位。比如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他都没有举行过封禅,仅仅是动了这方面的念头,就让朝臣魏征劝阻住了。
为什么竟然有大臣会反对帝王封禅,原因很简单,封禅劳民伤财。比如唐太宗如果要封禅,他从长安出发到泰山大概有900公里,这是按照地图取直线距离计算,实际行进路程会更长。古人的出行速度,一天大概可以行进20公里左右,粗略算一下要用时两个月。这两个月还要有军队保护,还要提供粮食补给,还要地方州县安排住宿。这样简单算一下,就知道有多麻烦了。唐太宗听了魏征的劝谏,马上打消了封禅的想法,可惜他的后代子孙就没有这么明智了。唐太宗之后唐高宗、唐玄宗都曾经前往泰山封禅,丝毫不体恤民间疾苦。
在历史上还出现过女皇封禅,武则天当政期间为了表明她称帝是受到上天支持的,决定举行封禅。武则天时期将国都定在洛阳,她要封禅又怕朝堂不稳,于是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前往嵩山封禅。这样既可以彰显她的功德政绩,又能威慑住反对者。武则天在嵩山封禅之后改年号为万岁登封,将嵩山所在地的嵩阳改称登封。
到了南宋,由于皇帝只有半壁山河,再也无法前往泰山封禅,于是这项仪式已经名存实亡了。明代的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在国都建立天地坛,于此有关的祭拜活动就不用离开京城举办了。到了嘉靖年间,有人建议应该效仿古法,祭天和祭地要分成两个仪式,这样才能表达内心的虔诚。于是,天地坛变成了天坛和地坛,一直延续到清代。
清朝的皇帝在礼仪制度上基本上全盘接受明朝的规则,只是在细节上稍微调整。比如乾隆皇帝数次南巡,曾经六次路过泰山,他竟然没有举行封禅仪式。乾隆不愿意遵从前朝的规则,他从内心深处反对全盘接受中原文化。并且他也心存忧虑,一方面为了维持朝堂稳定他可以重用汉臣,另一方面他又大兴文字狱控制汉臣。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