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他是唐朝著名大臣,魏征为何对皇帝说不想当忠臣?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7浏览:44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忠臣是对一位大臣的极高称谓,无数戏曲都在歌颂“忠臣孝子”,无数官员都在追求当忠臣以青史留名。

  但有这么一位朝廷重臣居然对皇帝说他不想当忠臣,他就是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大位,励精政道。他非常看重具有治国才干的魏征,甚至多次把魏征召到卧房里,单独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才能出众又性情耿直,即使面对皇帝也敢于直言是非。而唐太宗不以他的态度为忤,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

  很快,得到重用的魏征就升官成为尚书左丞。

  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洗马,当年经常劝诫李建成防备李世民,在一些人看来,应该对他多加防备。但是魏征现在因为整天说些不好听的话,偏又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岂能不令人妒忌。

  在贞观元年十二月,有人告发魏征偏袒他的亲属,唐太宗派御吏大夫温彦博查问,结果是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文彦博对太宗汇报说:“魏征办事不留准确的行迹,远远地避开嫌疑,所以才被诽谤,他内心虽然无私,但也应受到责备。”太宗让温彦博去责问魏征,而且说道:“从今以后,办理公务必须留下确凿的行迹。”

  就此事,魏徵上奏唐太宗:“我听说君主与臣应该同心一体,如果都不去追求公道,而是去追求形式,那么国家的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

  唐太宗吃惊地说:“我已经后悔了。”

  魏征再次拜道:“我很荣幸能为陛下做事,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

  唐太宗奇怪地问:“忠臣、良臣有什么区别吗?”

  魏征回答道:“后稷、契、皋陶,君臣齐心合力,共享荣耀,这就是所说的良臣。龙逄、比干犯颜直谏,身死国亡,这就是所说的忠臣。良臣者,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子孙传得福禄。忠臣者,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残暴,国家最终破败,后代家破人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 唐太宗深以为然,对魏征“赐绢五百匹”。

  这就是唐太宗和魏征的忠臣、良臣论。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忠臣,就是忠于皇帝,无论皇帝是英明还是愚昧,都一味迎合皇上,“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他们的格言,比如蒙恬、扶苏,仅仅是名义上是秦始皇的一份矫诏,就令两人乖乖交出兵权,一个自杀一个被绑。良臣,就是忠于国家高于忠于君主,当皇帝的作为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以国家的利益优先,这种人就比大熊猫还稀少,因为他们基本没有当高官的机会,勉强找到王忠嗣、太史伯、李纲等人。

  毫无疑问,魏征属于良臣系列的。甚至还有人说,魏征是“良臣忠国不忠君”观点的始作俑者。但我们仔细看魏征与唐太宗的谈话,还真没包含这层意思。

  魏征与其是说忠臣、良臣两类大臣,不如说是在劝诫唐太宗应该做哪类皇帝。好的皇帝会造就良臣,坏的皇帝只会催生所谓的忠臣。

  许多人都纳闷,唐太宗善于纳谏,怎么魏征只有一个,难道做一个勇于说真话的大臣那么难吗?只要勇敢地说真话就会成为高官,上前直言进谏的还不如过江之鲫?

  勇于说真话、直言纳谏的还真不多。即使有,也早就不知道被发配到哪个犄角旮旯了,弄不好还给你个诽谤之罪。唐太宗曾经嫌弃打报告的太多,“欲加黜责”。

  像魏征这样,明明是劝诫皇上,却从大臣说起,即达到目的还话语不生硬,才是谏臣的最高标准。甚至说,如果你没有卓绝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语言艺术,连做诤臣的资格都没有。

  唐太宗对魏征这番话为臣论实为君论的话,十分有感触。

  几天之后,唐太宗就问魏征为君之道:“君主如何做称之为明,如何做称之为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前尧帝体恤民情,详细询问民间疾苦,所以知道有苗的恶行;舜帝目明视四方,耳聪听四方,所以共工、鲧、兜不能掩匿罪过。秦二世偏信赵高,造成望夷宫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招来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彭城阁之变。所以君主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则亲贵大臣就无法阻塞言路,下情也就得以上达。”

  后来唐太宗评价魏征说:“贞观之后,尽心对我,安国利民,犯颜正谏,纠正朕的过失,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魏征的忠臣、良臣之谏说明,魏征是一个不愿意做“忠臣”,实为忠于国家、忠于君主的真正的忠臣。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