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意大利想分羹却碰了一鼻子灰!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4浏览:36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意大利炮打中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在世界上的地位,依然是雄踞东方的一个超级大国。新兴的欧美强国,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扩张势力范围、抢占殖民地的过程中,起初一直对清朝心存忌惮,不知虚实。直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壮着胆子第一次用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朝国门,清朝的世界形象从此一落千丈,人人都知道清朝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戳就穿,西方列强由此掀起了一场瓜分清朝的狂潮,让清朝皇帝苦不堪言。

  1894年的甲午战争,更是让清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极度恶化。弹丸之地的日本,曾经在西方列强的枪炮下瑟瑟发抖,居然也能打得貌似强大的清朝溃不成军,进一步激发出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清朝从此沦为列强眼中一块肥美的鲜肉,遭到任意欺凌宰割,割地赔款损失惨重,列强们则在这里大发不义之财,凭借强大武力作为后盾,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捞得盆满钵满。

  眼看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都在清朝挖到了“金矿”,意大利人不由得心痒难熬。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各国中,综合国力位居下游,经济与军事实力都不算强。这主要是因为意大利在1871年前后才初步完成统一,工业革命的进程也较为滞后,实力比起英法等国差一大截,加之国内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尖锐,自顾不暇,因此耽误了加入瓜分清朝的时机。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意大利人当时的海外殖民地拓展主要方向,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但意大利人在埃塞俄比亚的侵略,遭到了当地人的激烈反抗。面对装备低劣、仍然以刀矛弓箭为主的非洲民兵,手拿先进火器的意大利正规军,却难求一胜,战事久拖不决,甚至在阿杜瓦战役中遭遇1.6万人全军覆没的惨败。

  这也不奇怪,意大利人向来以富于浪漫气质和艺术细胞而闻名,唯独对打仗很不在行,这一点从意大利军队在一战二战期间的糟糕表现可以看出来。意大利人在非洲拓展殖民地受挫,于是把矛头对准了东方的清朝,也想在清朝分一杯羹。

  1899年二月,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蒂纳正式向清朝递交国书,以极其强硬的口吻要求租借浙江三门湾,作为其海军基地。为了以壮声势,意大利还派出三艘军舰,耀武扬威开到三门湾海域向清朝示威,不久后又把军舰数量增加到六艘。

  意大利人满心想着像欧洲其他强国一样,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清朝皇帝必定会乖乖驯服。谁知道一向软弱的清朝,这次却出乎意料的强硬,断然拒绝了意大利人的要求。意大利人恼羞成怒,于当年3月向清朝递交“最后通牒”,亮出底牌,声称清朝如果不同意其要求,就用大炮说话。

  谁知清朝不按套路出牌,义正辞严地予以再次拒绝,同时下令给闽浙总督、浙江巡抚、两江总督,让他们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一旦意大利人开战,即予以迎头痛击。面对清朝的强硬态度,意大利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狼狈不堪铩羽而归。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说穿了也不奇怪。意大利当时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国内经济衰退,民怨沸腾,在非洲的战争失败又让其军事实力大受损失,当时根本不具备再打一场跨国战争的实力与底气。

  另一方面,当时参与瓜分清朝的欧洲国家,彼此之间为了抢夺势力范围和利益,也是矛盾重重。英法等国都图谋继续扩大在清朝的势力范围,都不愿意让意大利人加入进来,多一个竞争对手。因此他们不仅对意大利隔岸观火,甚至主动向清朝通风报信,使得清朝摸到了意大利的老底,认定意大利实力有限,不敢轻易动武,所以才会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也算是清朝外交史上难得的一次高光表现。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