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罪犯为什么要发配千里 只因坐牢时候一种福利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4浏览:37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罪犯发配千里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常见古代官府审判罪犯之后,除了罪大恶极被斩首的以外,大多数罪犯都是被发配边疆,很奇怪为什么这些罪犯不是就地坐牢,而是发配?
发配罪犯时还有由衙役护送,防止罪犯在路上逃跑,确保按期抵达发配的地点,要知道衙役护送是要花钱的,发配千里一走就是几个月,路上花费巨大。
这些费用也需要官府承担,这岂不是吃力不讨好的买卖,难道真是官府老爷傻吗?当然不是,其实在古代发配是一种非常重的刑法,发配也称流放。
据《明史刑法志》记载,发配罪犯有两种,一种是终生,一种是永久的,终生的只是受罚本人死后就结束了,永久的却要连累子孙后代受罚。
此外还有刺字流放的,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宋江等人都是刺字流放,这是在死刑的基础上减轻了一等,发配到边远的不毛之地去服劳役。
像武松是杀人罪减轻的刺字流放,被发配到了目的地之后,仍是在监狱里,至于罪行轻一些的林冲,发配到目的地之后反而是安排了差事,看守草料场。
林冲似乎成了一个自由人,如果不是条件艰苦,简直看不出这是罪犯的待遇,这给人如今的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发配边疆比坐牢要舒服,起码是自由的。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古代并没有有期徒刑什么的,对罪犯要么砍头要么发配,发配的远近距离视罪行的轻重而定,这其实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
在古代依靠农业粮食产量低,人口也少,许多地方甚至都是荒无人烟的,尤其是边远的地方,如古代的海南、广西一带,大多是荒无人烟的烟瘴之地。
如果仅仅把这些罪犯关押起来,还得负担罪犯的吃喝,增加粮食的消耗,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可以说是养废物,倒不如把这些罪犯送到荒无人烟的地方。
一来可以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开荒种地,二来也是对罪犯的一种心理和肉体惩罚,在发配的路上靠双脚走,还带着沉重的枷锁,可以想象其艰难程度。
在心理上,古人都有乡土情结,尤其是年纪大的人,都渴望能在家乡安享晚年,死后也要埋在自己的家乡,如果客死他乡是一种不幸,对比而言就地坐牢反而是福利。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古代的战争中,有些士兵为什么被射一箭基本就死了?
- 11-30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 11-30 古代那些建大功立大业的名将,都是如何在军中立威的?
- 11-30 作揖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之一,女性与男性有怎样的区别?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