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赵括的话会怎么样 赵国能在长平之战获胜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3浏览:35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没有赵括的话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赵括,人们心中一定会浮现出一个著名的成语“纸上谈兵”。其实,历史要比后人的想象复杂得多,前线指挥官对于一场战争的意义并没有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大,尤其是长平之战这种两个大国之间的生死决战。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赵括,长平之战中赵国能赢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决战,参战双方是战国后期最重要的两大战国。这场战争是两大战国拼上所有国力进行的一次生死决战。这决定了这场战争的结果从根本上取决于两国的国力。
从国力上来看,秦赵两国可谓不相上下。秦昭王赵稷时代,内政安稳,秦国屡挫诸国,对楚、赵两国取得骄人成绩,韩魏两国也沦为秦国附庸,大秦国力达到极盛。范睢出任秦相后,奉行“远交近攻”的对外策略,使秦国攻取山东六国更为有效。而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主导的“胡服骑射”的深彻变法,国力迅速发展,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与大秦相抗衡的东方战国。
一国的国力不只是经济社会实力。在战争中国力能否发挥出来还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在这两个最关键的领域,赵国远远不如秦国,这才是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战争指挥者来看,赵国中央最高指挥者懦弱无能。赵孝成王、平原君等人一开始就缺乏心理准备,没能认清这场大战的决定性意义,故而没能下定决心,制定根本战略,徘徊于和战之间,目标模糊,手段绵软,甚至听信谣言,临阵换将。反观秦国,宣太后、秦昭王、丞相范睢构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各有分工,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和间谍活动干扰赵国。而在前线,名将白起、王龁等人始终配合无间,绝无猜忌。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王博饰演的秦昭王赵稷
从动员能力上来看,赵国也远逊于秦国。秦昭王稷亲自奔赴战场主持后勤,又发动前线所有军民一概加爵一级,男子应征入伍,老弱投入后勤。整个秦国从中枢到基层、从君王到战士、从后方到前线都全面团结了起来,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这才是秦国获胜的根本。这从根本有赖于秦国的法制政体,能够最好的凝聚社会力量,完成一统大业。
综上所述,赵国缺乏高瞻远瞩的中央指挥者,更缺乏一套完备的国家动员机制,这才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前线指挥官的因素倒是次要的。
参考文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白起王翦列传》、《战国策·赵策》
杨宽:《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
沈长云:《赵国史稿》
谢伟杰:《长平之战(前260):大战略失调所导致的军事灾难》
猜你还喜欢
- 11-29 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为何要用毫无经验的赵括换掉廉颇?
- 11-29 就算赵王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 11-29 如果长平之战不换成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
- 11-29 秦国的反间计实事尚存争议,赵括为何被评价为无能?
- 11-27 长平之战后赵国苦撑38年,为什么还能坚持这么久?
- 11-27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是怎么回事?长平之战又有什么影响?
- 11-26 引起长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是谁首次提出“远交近攻”?
- 11-26 “长平之战”造就了“战神”白起,但最初秦军的指挥官是王龁
- 11-26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只因与范雎结下了仇怨
- 11-26 白起因为什么震慑了别国?他在长平之战中有何表现?
- 11-26 长平之战后的秦国发生了什么事?竟让赵国得以喘息30年
- 11-02 宣华夫人是谁?独孤皇后为何会容忍她呢?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