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造反“铁证如山”?为什么后世还有人说韩信没有谋反之心?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2浏览:35分类:历史
韩信造反“铁证如山”?为什么后世还有人说韩信没有谋反之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韩信作为刘邦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吕后却说他有反心,因此将他害死。不过韩信如果真要造反,最好的时机难道不应该是他击败项羽的时候吗?那时才是韩信在军中威望最高的时候,而且刘邦也没有完成一统,韩信想要自立并不困难。他何必要等到刘邦称帝以后在反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吕后说韩信要造反,她到底有没有证据?总之韩信的死可能被很多人当成是必然事件,到底有没有反心也都不重要了。
韩信这个名字,相信家喻户晓了。这个被称之为“兵仙”的男人,在统兵作战这一领域上,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然而,他的结局,却是出乎意料的以“谋反”告终。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千百年来,人们是争论不休。这一点很奇特!为什么呢?
按理说,韩信欲反一事,在《史记》中是有明确的记载的,可谓是“铁证如山”,但为何会有大量的后人说韩信并无谋反之心呢?下面就从史料里找一下答案,深扒韩信之死,到底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首先看下《史记》里说韩信欲反的“铁证”:
淮阴侯曰:“...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
这段说的是什么呢?是说韩信早先和刘邦手下大将陈豨约定,陈豨要是谋反了,韩信就从都城策应。后来,陈豨就谋反了。然后韩信与陈豨联络,说要配合他,并做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只等陈豨的信号一到,立马行动,抓捕皇后和太子。
有动机,有预谋,有策划,有行动,这还不是证据确凿的谋反吗?为何还有大批大批的人说韩信其实并没有谋反呢?
其实啊!一切都因《史记》里记载的太蹊跷!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谋反,先看他有没有谋反的心。从《淮阴侯列传》中可以看出,韩信对于背叛刘邦谋反这事儿,一直是不同意的,项羽派人劝过他,后来他手下的谋士蒯通也劝过他,他都没同意: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韩信谢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齐人蒯通...欲为奇策而感动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后数日,蒯通复说...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
什么意思呢?项羽派人劝说他,韩信觉得刘邦给他官当,给他衣服穿,给他食物吃,不能背叛刘邦;蒯通劝说他,第一次他说自己不能见利忘义,刘邦对他有大恩;第二次他又说自己为大汉立了这么大功劳,大汉不会亏待他。
从这几次事件可看出,韩信一直觉得刘邦和他之间有很深厚的情谊,不愿意反刘邦,从骨子里,他把自己看做了一个国士,想着刘邦也是同样以国士待他,怎么能反刘邦呢?
然后看下韩信谋反前后的一些诡异之处:
其一,韩信与陈豨密谋的时候,《史记》里是这么记载的:“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把左右下人都遣散走了,就韩信和陈豨二人,谋反又这么重要的事情,司马迁是如何知道的呢?
其二,韩信临死之时,说了一句话:“恨不用蒯通计。”前面有提到,蒯通曾让韩信谋反,韩信没有听取他的建议。然而,韩信在被抓捕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他是真的谋反了,应该不会这么说;既然这么说,恰恰可以证明,韩信没有谋反。
你觉得,韩信之死,到底是不是因为真的谋反被杀?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为何《史记》还是《汉书》都认为,韩信的死是因为谋反?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情愿受人胯下之辱,为何就是不拔出身上的宝剑?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刘邦手下还有着哪些大将?竟能让韩信不敢起兵造反
- 11-30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萧何为何对还没出名的韩信如此重视?
- 11-30 韩信都原谅了胯下之辱的屠夫,但他的人生为何却很悲惨?
- 11-30 韩信都能暗度陈仓,诸葛亮北伐为何只能选择六出祁山?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