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商鞅既然是决策者,法律都由他制定,为何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2浏览:38分类:历史

  商鞅既然是决策者,法律都由他制定,为何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商鞅变法,无疑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变法之一。但是,商鞅变法同时也是商鞅最大的失败。他虽然通过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当第二代君王秦惠王上台后,立刻就杀掉了他。那么,商鞅作为一个决策者,他在变法的时候,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

  (商鞅剧照)

  一、留退路则改革无法成功。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商鞅努力确保制度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不讲高低贵贱,不讲人情关系,要做到铁面无私,王子犯法与庶人同罪。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执行下去,变法才能成功。

  《史记》记载,商鞅最后在出逃的时候,因为没带证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身份证),秦国边关的客店老板都不敢收留他。客店老板说,我倒是想做你这笔生意,可是“商君之法”很厉害,如果没有证件就收留,会被杀头的。

  司马迁把这件事记下来,是想说,商鞅用酷刑,最后用到自己头上了。司马迁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出发,是反对使用酷刑的。他这样表述,有一种微言大义的意思在里面。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商鞅变法确实是做到了令行禁止,是非常成功的。

  商鞅在实施变法的初期,大家都在反对,“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在这种情况下,刚好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王)犯法了。很显然,这时候,所有的人眼睛都盯着商鞅,看他怎么处理这件事。商鞅当然不能不处理,不处理,新法就肯定变成一纸空文,推行不下去。于是,商鞅处罚了太子的两位老师公子虔和公子贾。

  众人看见太子犯了法,都受到了处罚,自然就没人敢再说新法的不是,也没人敢随便犯法了。

  所以,当初商鞅处罚太子,是逼不得已的一种做法,是没办法选择的。既然处罚太子没办法选择,那么太子变成国君后,要报复他,他也只能等着这种报复。

  (秦惠王剧照)

  二、商鞅的变法遭到所有人的忌恨。

  商鞅通过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但是,这是未来的图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这样的红利。

  由于商鞅订立了严酷的法律,让很多老百姓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和限制,他们对他的做法都很不满。

  老百姓不满,最不满的还是那些贵族等既得利益者,他们的爵位本来是世袭的,躺着就有吃有玩。现在商鞅把他们的特权都收回去了,让他们出去打仗,依靠军功来重新获得。而且由于法律严厉,就算获得也可能因犯法而很快失去,他们如果高兴呢!

  所以,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全国人民都恨商鞅。之所以大家把他没办法,是因为秦孝公罩着。一旦秦孝公去世,必定有非常多的人反复不断地弹劾他,诬告他。就算秦惠王想留着他,也留不住。何况秦惠王也想让他死。

  (秦孝公剧照)

  三、留不留退路商鞅都得死。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个话,春秋时期的范蠡就说过了,就已经全天下闻名了。之所以这句话会成为经典,是因为这是一种必然。君王功成名就后,就会杀功臣。

  也就是说,不管商鞅是不是曾经处罚过太子,太子当了国君以后,他都是会杀商鞅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鞅变法以后,他的权力变得实在是太大了,他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以至于当时全秦国都只知道有“商君”,不知道有秦王。从最后商鞅逃跑路上,客店主人只说“商君之法”,而不是说“朝廷之法”,就可以看出,商鞅的威望实在是非常高的。

  秦孝公在去世之前,对商鞅说,要想把国君之位禅让给商鞅。秦孝公真的是想这样做吗?显然不是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无非也是因为商鞅的威望太高了,他担心自己去世以后,商鞅篡权夺位。现在自己主动提出来,商鞅肯定不敢接受。而商鞅不接受,相当于就是做了一个“不篡位”的承诺。以后商鞅再想篡位,他就没道理了。

  由此可见,连秦孝公都忌惮商鞅的权力太大,何况是秦惠王。

  既然秦惠王一定要杀商鞅,因此,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要谋反,不过是随便找的一个理由罢了。商鞅就算最初没有处罚过太子,对太子十分巴结,最终他依然是要被杀的。

  (参考资料:《史记》)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