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最后会善终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1浏览:40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基本上不可能善终。首先,异姓诸侯王,尤其是吴三桂这种做到裂土封王,割据一方的异姓王爷,历朝历代就没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善终只是小概率事件,不得好死才是正常归宿。第二,康熙不是嗜杀之君,但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的杀人逻辑就是不该杀的人,他不会杀,但该杀的人,他一定要杀。就拿尚之信和耿精忠来说,他们两人先反叛后投降,康熙给他们,以及他们的下属的承诺都是将功赎罪,既往不咎。然而吴三桂死后,康熙却以负恩谋反之罪,将尚、耿二人处死。尤其是耿精忠,还是被凌迟处死的。还比如说朱三太子朱慈炤,康熙多次下诏寻找失踪的明朝太子,声称要善待厚养。

  可真的当朱慈炤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时,康熙却以朱某虽无反叛之举,未尝有反叛之心,将年逾七旬的朱慈炤凌迟处死。(“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处死了朱慈炤,康熙还不放心,又把朱慈炤的子孙全部处斩,可谓是满门抄杀。有的人说,吴三桂对大清有功,康熙杀他会伤人心,他不会干这种缺心眼的事。可是对比尚之信和耿精忠之死,你觉得康熙是那种怕别人说他闲话的人吗?很显然,他根本不怕。他杀人只看是否利于江山社稷。至于信义这玩意,他无所谓。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对错。第三,吴三桂情况复杂,极难善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降清,那是真心实意的降清。

  可吴三桂不一样,他和清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复杂。皇太极在时,吴与满清不共戴天。清廷的汉人降将曾多次写信招降,吴都不屑一顾。因为崇祯皇帝对吴三桂非常信任,吴手下不仅有关宁铁骑,还有辽东十万多户百姓。这些兵民在吴三桂的手下,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大明关内管理体系之外的利益共同体。作为对崇祯皇帝信任的回报,当时的吴三桂是决心替大明世守辽东的。后来京师被大顺军攻破,崇祯上吊自杀。吴三桂此时权衡利弊。他既可以降清,也可以降大顺,他无所谓降谁,只要谁能保证“关宁军利益集团”的利益,他就降谁。再后来,李自成在京城的拷赃行动伤了吴三桂的心,而多尔衮则“真诚”对待吴三桂,用封疆裂土拉拢,准许他继续独立。

  吴三桂这才降清。降清之后,吴三桂基本上放弃了之前的所有信仰。清廷让他打谁,他就打谁。他想用实际行动换取满清对他封疆裂土的承诺。注意,裂土封王在吴三桂看来,这不是出自清廷的“赏赐”,而是他自己凭本事,与满清朝廷对等交易换来的。他认为这是他应有的待遇。后来八旗兵力不足,吴三桂一马当先,灭掉南明,他最积极,堪称是首功。并且他还杀了永历帝,彻底的不要脸了。而清廷给他的回报则是晋爵亲王,开藩设府,承认了他割据一方的地位。看完吴三桂从大明重将到清廷藩王的十几年人生过程。他作为一个杀死了永历皇帝、手握重兵、且手下均系关宁心腹、实力强大的汉人藩王。

  你还觉得即便他主动撤藩,想做个善终的富翁,康熙会放过他吗?以康熙的德性,吴三桂必死。不但吴本人活不了,他手下的骨干恐怕也是难逃秋后算账的结局。因为这些人都是一路人。清廷对这些人都不信任。当然了,从吴三桂的本心来说,他的理想就是裂土封王,他并不想反。但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吴三桂所代表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不想谋反,不代表他的部下们没有谋逆之心。因为吴三桂身为亲王,他接受撤藩,他仍然可以像个吉祥物,保个世代公爵身份。可整个关宁军利益集团,到时候肯定是会被清廷拆散,被彻底边缘化。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如果你是当时关宁军利益集团的一分子,你会如何看待吴三桂同意撤藩?附清灭明,你参加了吧?吴大帅勒死了永历皇帝,你应该也有一份“功劳”吧?这件事不仅吴三桂丢脸,想必你也丢了脸吧?你拿自己的名节换荣华富贵,结果满清说收回就收回,你老脸往哪摆?你干了那么多遭人唾弃的恶事,到头来岂不是一场空,沦为别人的笑柄?既然如此,你干嘛不反了算了呢?或者,你干嘛不劝吴大帅反了算了呢?而只要你敢反,吴大帅就死定了。康熙只要一句“吴某虽无谋反之事,但未尝无谋反之心”,就可以要了吴三桂的命。即便吴三桂可能并没有谋反之心。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