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0浏览:38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春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春秋中期的晋楚相争,导致晋国联合吴国、楚国联合越国的战争策略,不仅如此,到春秋末年,这种策略的成效,便是形成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左传》中记载了吴、越两国“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这两次战役。

  《左传》云:“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

  吴国出兵大举进攻越国的原因,正是越国受到楚国的扶持,曾经与楚国联兵袭击吴国。吴国也在此年正式开始对越国用兵。

  晋国大夫史墨前年才刚刚预言吴国将要入郢都,这一年就又预言四十年之内,越国将占领吴国。史墨是晋人,他看出了越国的强悍隐忍和吴国的自大疲弱,并称岁星在越国,日后战场上的结果,将是“越胜吴败”。

  要知道,此时吴国已经胜了楚国六次,并终于在“柏举之战”中,攻击到了楚国都城——郢。按常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吴国,在人们眼中应该是风头正劲才对,然而,史墨的眼光之长远,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是穿越到春秋时期来的。

  吴、越两国正式交战是在越王勾践即位时期。《左传》云:“吴伐越。越子句践御之,陈于檇李。”

  吴王阖闾为了报九年前之仇——“柏举之战”越国曾侵吴,于是吴王阖闾兴兵讨伐越国。吴、越双方战于檇李。此时,勾践见到吴国军容严整,心中深觉自己难以取胜,便心生一计——组织敢死队进行攻击,但吴人仍旧不为所动。勾践一不做二不休,便命令罪犯排列成三行,持剑走到吴军阵前,相继自杀。

  吴国将士感到奇怪,纷纷涌上前观看,这就导致了吴军阵容大乱。勾践一声令下,越军趁机发动突然袭击,最终吴军大败,吴王阖闾也在此战中被越国将领灵姑浮以戈击成重伤,不久便去世了。

  吴国原本是能击败楚军的,谁也没有料到,曾经一鼓作气攻进楚国郢都的军队,此刻竟然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越国。如果深究吴国战败的原因,想必这正是“入郢之战”让吴国全国上下过于骄傲,于是乐极生悲的缘故。“入郢之战”,对于吴国来说,就像昙花一现,他们迅速地崛起了,也快速地消散了。

  我们都知道,奇招往往是以弱胜强的方法。早在“鸡父之战”中,吴王阖闾就曾以罪犯混乱敌军阵型,再派出严整的大军攻克了敌军。而“槜李之战”中,越王勾践也用此计谋乱了敌军阵容——以罪人自尽乱阵。

  《左传》云:“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

  继位的吴王夫差,为了不让自己忘却越国杀父之仇,便派士兵站在宫殿的出入口,每日进出时就提醒自己——勿忘杀父之仇,三年皆是如此。

  这一次的“槜李之战”,是吴国大规模对越国用兵的开始,越国从此成为吴国与楚国争霸后最大的后顾之忧。奇怪的是,吴王阖闾休息了九年都不能攻越,而吴王夫差只用了三年,就在“夫椒之战”中打败了越国,究其原因,正是仇恨的力量使然。

  《左传》云:“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

  因为在“槜李之战”中吴国败于越国之手,三年后,吴王夫差成功报了杀父之仇。《左传》中只用一句话就带过了此战,而《越绝书》则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此战的经过,大意是越王勾践错用了将领石买——正因为石买贪婪好利,才让伍子胥有机可乘。

  一方面,伍子胥运用了奇谋,使越军南北奔波,并且日夜警惕不得安眠,越军几日之后就崩溃了。越王勾践留守会稽,见大势已去,便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嚭,与吴国谈妥了之后的方案——留下越王勾践作人质。当吴王夫差准备留下勾践活口时,伍子胥言辞激烈地谏言,他举出了少康中兴的史实,劝说夫差万万不可答应越国的请求,否则“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讎”,以后必然会后悔。

  根据《左传》中的记载,伍子胥不但详细地叙述了少康复国的谋略,而且明确地对比了古今形势。他极力地表达出全灭越国的影响巨大而且好处多多,遗憾的是,吴王夫差并不听劝,没能将越国一举击溃,也因此种下了日后吴国被灭的种子。

  另一方面,“夫椒之战”越国虽然战败,但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献金、玉、宝器、美女等表明自己愿意举国从吴。秉性骄傲自大的夫差,以为越国不足为惧,便听信了越国的吹捧,并且答应了越国的请求。

  《左传》中并没有叙述勾践入吴一事,但《史记》和《吴越春秋》中均有此记载。吴、越两国崛起于东南边陲,并且在春秋末期耀威于历史舞台。而从“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看来,此时吴国虽然表面上略胜一筹,但实际上却为自己留下了隐患。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