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年羹尧宁愿死,为何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0浏览:42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年羹尧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1726年,年羹尧被雍正判了“狱中自裁”,原本,年羹尧可以避免自己的这种悲剧结局。可因为他被弹劾起便始终没有任何反抗甚至自我辩解,所以便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如此凄凉境地。

  为何年羹尧会如此?答案是:因为他一直以为雍正会顾及往日情分法外施恩!也就是说,年羹尧一直执着地相信雍正皇帝与他之间有情义。

  很明显,在这一点上,年羹尧过于自不量力了。在面对利益冲突时,雍正对自己的手足尚且从不留情,何况是仅仅“情同手足”的年羹尧呢!

  换句话说,年羹尧在君臣之道上是失败的,他的失败在于:他一直没有认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年羹尧的这种“认不清”在电视剧《甄嬛传》里也有被演绎。

  《甄嬛传》里有几个细节,其中之一便是年羹尧和妹妹华妃还有皇帝一起吃饭时。

  在剧中,年羹尧担任总督不久后便打了一次漂亮的胜战,为了犒劳他,雍正便以家宴的形式将他请到宫里与华妃和自己用餐。

  正是在这次用餐时,年羹尧的一个动作直接把华妃吓得面如土灰了。

  饭桌上,有一道菜是平日皇帝最喜欢吃的,可这道菜年羹尧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便喊了雍正的御用太监苏培盛给自己布菜,这还不够,他竟然还自己动手夹了那道他喜欢的菜。

  皇帝见年羹尧使唤专门伺候的奴才,心里本就不悦,如今,他竟还先于自己夹了他最喜欢那道菜。如此这般做臣子法,身为帝王的雍正心里能舒服吗?

  自古君臣之道里,从来是臣以君为天,可在此处,年羹尧的做法,分明是把自己当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存在在搞啊。

  很显然,在年羹尧的心里,这是普通的家宴,不必拘礼,可再家宴,雍正也还是帝王,这点,年羹尧看不透,可妹妹华妃却看明白了。所以,饭后,她开始提醒哥哥说:“这苏培盛伺候皇上,伺候我,那都是应当的,你怎能使唤他伺候你呢?”

  年羹尧听完后很不以为然地道:“不就是一个奴才吗?”

  从年羹尧的回答便可知,他对君臣之道知之并不深,而之所以不深,是因为他是在雍正还是王爷时便陪伴左右的,加上自己妹妹又是皇帝宠妃,且雍正还经常各种明里暗里地对他特殊照顾。

  自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羹尧就很有些不那么讲究君臣之道了。

  情义这个东西,从来是“对方可以看重,你却不能当回事”的,可年羹尧似乎并不懂这句话。这种不懂,自然也为他后来招来杀生祸埋下了伏笔。

  在《甄嬛传》第28集里,还有一个关于年羹尧的细节,就是年羹尧夫人发疯病时他强行请走了宫里所有御医。

  按理,臣子家里遇到突发情况派御医去诊治,这无可厚非,可将全部御医都弄到自己府里就明显有些过分了。它之最过分在于:它是完全不考虑帝王的行为。

  果然,当晚,偏偏不巧的是皇帝突发头痛要寻御医,可得到的答复竟然是:御医全部被年大将军请走了。这下,皇帝能不冒火吗?当然不能。

  后来,年羹尧还干了几件让雍正非常不舒服的事儿,这些事儿同样看起来很小,却又影响极大。

  《甄嬛传》里,一次,雍正与果郡王正下棋时年羹尧求见。等待期间,苏培盛给年羹尧搬来了一把椅子。这其实是苏培盛给他下的一个套,之所以套他是因为他曾几次得罪过苏培盛。

  年羹尧此时正功高,他自然想都没想就座下了。不一会儿,果郡王出来,年羹尧或许是坐得太舒服了,竟没有起身请安。果郡王脸上并未有任何表示,只寒暄几句便走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在苏培盛跟雍正说了之后,这便变成有什么了。苏培盛在谈到果郡王与年羹尧碰面时说:“大将军还没起身呢”。

  这句看似无心的话,其威力却像一个深水炸弹一样。雍正听完,当即心里就非常忌惮了。

  其实,年羹尧并非想谋反,他之功高震主也并非真的觉得自己功劳如何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太把自己和雍正的情义当回事了。

  所以,在《甄嬛传》最后部分,当他被革去所有职务去守城门时,他竟掏出了皇帝御赐的黄马褂穿上。从年羹尧的眼睛看去,这是他想让雍正念旧情。可从雍正处看去,这恰恰是再次不为自己设想。

  雍正看来,年羹尧这黄马褂一穿,百姓势必会觉得他昔日功劳大,连黄马褂都赐了如今却看守城门,这皇帝也太不地道了。于是乎,年羹尧的这个举动不仅没让皇帝念旧情,反而更让皇帝起了杀心了。

  可叹,年羹尧至死才明白:自己以为的“情义”,仅仅是他自己以为罢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