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哪一个更接近历史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9浏览:45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三国志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哪一个更接近真实历史?毫无疑问,《三国志》作为正史,当然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具有小说的浓郁特点,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虚构、演绎,与真实历史自然有较大出入。

  从《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二者的书名以及二者的写作特点三个方面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

  三国志

  一、从《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来看,《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基础上的虚构和演绎。

  我们现在所读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和父亲毛纶根据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修改、编撰而成,而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是根据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改变、发展而来。

  《三国演义》一书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标志性阶段,分别产生三本标志性著作。

  第一个阶段是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这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

  陈寿

  第二个阶段是罗贯中所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此书将《三国志》这部史书发展、演变为历史小说。从这一阶段可以看出,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经历了三次较重要的发展与修订,一部正史慢慢衍生出相关历史小说。

  第一次是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初具雏形。

  三国演义

  第二次是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从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很显然,经过加工和改造,已经具有浓厚的历史小说特点。

  罗贯中

  第三次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流传下来的以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为完备。至此,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已经定型。

  刘备关羽张飞

  第三个阶段是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重大修改,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全书定为120回本,它取代了旧版本,广为流行。经过这么多个环节和过程,《三国演义》这部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正式出炉。

  诸葛亮

  二、从二者的书名来看,《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是虚构和演绎。

  从《三国志》的书名来看,“三国志”的意思是“真实反映、再现三国的历史”,作者把此书定性为正史,自然在写作过程中会始终坚持“真实反映、再现三国的历史”这一基本原则。它更重大的意义是为后世提供真实的历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不是文学意义。相比较而言,《三国演义》,顾名思义,就是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演义,也就是写作此书更多的是虚构和演绎,主题可以是三国这段时期的历史,但里面的具体事件、人物等等都可以由作者进行充分的虚构、加工、改造和演绎,它不需要严格遵守真实的历史,它更重大的意义是一种文学性,而不是历史意义。

  三国人物

  三、从写作特点上来看,《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是虚构和演绎。

  《三国演义》完全就是历史小说的写法,作者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对一些人物及情节进行适当的虚构、补充,使历史小说比正史更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花了大量心血,以便于一般大众阅读,这些都是历史小说的明显特点。也就意味着不能把《三国演义》等同于正史,它本质上就是“历史小说”。而《三国志》作者陈寿写作的特点是叙事简略、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谨慎重,这种治史态度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这样的著作当然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了。

  综上所述,《三国志》是史学名著,被列为“前四史”之一,真实反映、再现三国时期的历史,无疑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而《三国演义》则是脱胎于《三国志》的一部历史小说,是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虚构、演绎,自然不能和真实历史等同。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