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古时候还没眼镜,那些近视眼是怎么做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9浏览:25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原来周文王、韩非子都是近视眼,但古时候还没眼镜,他们会怎么办,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那么,近视眼是怎么来的?看书看久了,又不注意休息眼睛,这一点,不但现代人有,古人也有,而且,古书上就有记载。

  古时候都有哪些有名的近视眼,说出来大家都知道,电影电视剧里常见,一个个风度翩翩,仪态万千的,可谁能想到,他们居然是近视眼呢。

 

  这些人有“眼如望羊”的周文王,老先生还喜欢八卦,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看清楚卦象的,宝贝拿起来贴着鼻尖仔细欣赏,想一想都有些滑稽。

  “目不丧明”的韩非子,谁能想到,这位先秦法家代表人物,不但口吃,而且近视,条件这么困难,还喜欢游说诸侯,还喜欢著书立说,这份精神,实在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啊。

  除了他们,还有“簿书销眼力”唐朝诗人姚合,宋朝喜欢以“水精承目照之”的是非婆子史沆,“素有眼疾,不能远视”的司马光,“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的欧阳修,“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的陆游,以及患有“怯远症”的明朝大才子祝枝山,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等。

  由此可知,近视眼,从周文王到纪晓岚,从古到今就没断过,好像是文化人的通病,可问题是,古代没有眼镜,他们得了近视眼之后会怎么办?

  古代文化人读书人

  忍着?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显然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历来矛和盾都是统一的整体,只有矛没有盾,只出现问题,没想出解决的办法,古人能那么被动吗?方法自然有,而且还很高明,不信您瞧瞧,不过在这之前,咱们先得介绍一下“回”字的四种写法。

  二:古人怎么称呼近视眼

  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套程序,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从这个层面出发,可以得知,要想治疗近视眼,解决近视眼的困惑,首先的认识什么是近视眼,以及探讨近视眼产生的原理。

  关于这个问题,古人是怎么认识的?

  关于近视眼,夏朝怎么说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有没有文字,还在讨论,商朝呢,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当中,就有“目”、“疾目”等方面的记载。

  到了周朝,将周文王称之为“眼如望羊”,什么意思?《释名》中解释,“望羊”就是“远视茫茫”的意思,远一点就看不见,可不就是近视眼吗。

  巢元方,隋代医家,《诸病源候论》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书经》等,将之称为“瞽”、“蒙”、“瞍”,西汉医学家假托黄帝伪作的《黄帝内经》,称之为“目不明”、“目盲”、“视歧”,等于已经有了弱视、近视、散光的记载,将一个近视更加细化,这自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从此,关于近视眼,古人的认识就越来越是细化。

  到了隋朝,杨坚手下的太医令、太医博士,也就是当时著名的大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当中,除了记载已知的各种眼疾之外,还对近视眼的形成,首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唐朝的一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明确的提出,爱食生,爱食五辛(蒜、葱、兴渠、韭、薤),夜读细书等都是容易引发眼疾,容易引发近视眼的原因,基于上述因素,就提出了约81种治疗眼疾、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首次提出“老人目昏”,对老花眼也有所触及。

  明永历年间仇英绘《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到了唐朝,人们对近视眼的认识,就已经达到这个高度,到了唐朝以后,有关近视眼的理论,预防以及应对的方法倒越来越是完备,但叫法吗,无非“眼疾”、“目盲”、“远视不清”等等,倒没多大的变化,至于现在,“近视”,“四眼”等等,叫法是越来越调皮,但文化含义,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层意思。

  关于“回”字的四种写法就介绍到这里,那么,古人既然认识近视眼,又是怎么对付近视眼,现在最好的方法,眼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三:眼镜的出现

  人们普遍认为,现在具有实用功能的这种眼镜,发明于公元1268年至公元1289年之间的意大利弗洛伦萨,大约南宋时期。约1413年,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传到中国,从此,近视眼就有眼镜戴了。

  但是,还有人认为眼镜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因为1976年左右,在山东的东汉墓葬当中,就发现了由天然水晶打磨而成的镜片。

  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暂且不论,但,近视眼明朝以后才戴上眼镜倒是真的,但问题是,近视眼产生的比眼镜早,没有眼镜之前,古人是怎么对付近视眼的呢?

  据有关专家分析,诞生于战国中后期以后的《山海经》,这一部被视为荒诞不经的奇书,上面就有7种防治近视眼的方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于治疗近视眼,已经用上了针灸疗法。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上面就记载了70余种治疗近视眼的药物。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记载了一些治疗近视眼的偏方,北宋的《苏沈良方》,更是详细的说明:

  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闭勿开,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汤沃,汤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睑毗痒。

  用热水敷眼,可以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清朝的《冷庐医话》更是认为:

  服小黑豆勿辍,凡二十余年,迄今目光如旧,灯下可作细字,未始非此方之力。

  有一个得了近视的病人,专服黑豆,并佐以洗目法,至今已经全部治愈,晚上,灯底下读个细书,看个小字什么的,莫不清清楚楚。

  邗江甘泉2号汉墓出土水晶“放大镜”

  等等等等,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就事论事,文中出现的偏方到底有用没用,有没有科学依据,本人没试过,没研究过,不知道)。

  古人就是这么聪明,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出现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有很多种方法供你选择。

  有眼镜之前,周文王、韩非子她们对付近视眼,大致如此,视之为一种眼疾,用各种方法 ,想把它治好。

  可要实在治不好呢?除了药物和偏方外,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工具,什么工具?

  叆叇,这个词可能大家都很熟,但究竟什么玩意,就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北宋刘跂在《暇日记》称:

  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

  什么意思?

  是非婆子史沆是个近视眼,断案文书看不清怎么办?他有办法,取水晶,磨成镜,放到眼睛前面,就能看的清清楚楚了。

  而这个水晶磨成的镜子,古书当中,就称之为叆叇,而且还流传甚广,南宋时,就有人夸这宝贝说:

  少年不尽风流态,叆叇斜窥红粉妆

  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的确是个很好的工具啊,总结下来,殷商时就有近视眼,战国时就有了详细的预防治疗方法,北宋时有了类似于放大镜的叆叇,明朝有了眼镜,但自从有眼镜之后,近视眼好像越来越多了。

  时至今日,走到大街上,特别中小学门口,十个人当中,倒有五六个戴着眼镜。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约都是非常刻苦,夜读细书的缘故,然而不管怎么说?保护好眼睛,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户不干净,还怎么观赏大千世界呢。

  有诗云:少年不尽风流态,叆叇斜窥红粉妆。

  什么意思?戴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美女,这得有多么麻烦的,哪里比得上双眼1.5,想看哪儿就看哪儿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