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为何都要选择在秋后问斩 这个时间有什么说法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9浏览:33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秋后问斩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秋后问斩”。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小编都有一个疑问,为何要“秋后问斩”?再加上中国人爱说的“秋后算账”,这个秋天难道是独特的季节崇拜吗?还是很随意大家就默认了这个季节呢?小编在仔细看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原来我们的祖先把问斩安排在秋天,其实是有非常独特的意义,而且还有大智慧在里边呢!今天的故事就和您聊一聊,为何要“秋后问斩”?
古时候处决犯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立决”,一种是“秋后决”。“立决”比较好理解,就是马上执行死刑。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听到的“斩立决”就是其中的一种。“秋后决”说的是在秋分节气之后再处以死刑。由于死刑的种类比较多,所以“秋后问斩”其实是“秋后决”的一种。“秋后决”其实说白了就是死缓的一种雏形罢了,留这个犯人命到秋天之后。但是为了避免一些人抱有侥幸的心理,只要是罪大恶极的人,都不属于“秋后决”的范围,一般都是要“立决”。
那么一年有四个季节,为何老祖宗要选择在秋天呢?其实,这个也是一个大智慧。古代人对于自然的崇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他们觉得这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顺应上天的安排,不然老天就会派人来收拾大家。像弄个大洪水啊,弄个干旱啊,弄个瘟疫啊,古人都觉得这都是上天“拿个小喷壶”,时不时往大地上“倒点什么”,就是我们的自然现象了。也因为如此,古代还设有专门的研究气象和星象的机构,这些人不管什么罕见的自然现象,都会强行解释为“上天的暗示”。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到处都洋溢着生命萌发的景象;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一年中万物生命力最强大的时候;刚入秋天的时候万物成熟,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到了秋分之后,树叶开始凋零,处处一片黄色凄凉的景色;到了冬天,是一年中最不适合生活的季节,严寒难熬,周围都死气沉沉。所以在一年中秋分后到冬天,是自然界的生命衰退时期。古人觉得,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其实是不顺应自然现象的,怕这种违背上天意愿的事情发生之后会惹怒上天,所以特意选择在秋分后问斩,因为这个时候大自然的生命都开始凋零了。
“秋后决”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登场时间其实比较早,最早可在西周的一些文学作品中见到记录,明确记载了在春天的时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时候的律法都要放松一些,对于一些小犯罪也要以教育为主的方式,如果遇到了犯的错误比较大的,就先关起来到秋分之后再处理。这种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刑罚,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时期,具体可参考《左传》。
不过也有人问了,“秋后决”在西周时期开始,只能算是一种默认的状态,但是后来有没有成为具体的法律,纳入法律文献中呢?当然写入法律了,不过却不是在推崇法家思想的秦代,而是在“独尊儒术”的汉代。董仲舒倡导的“儒家思想”其实早就不是原来一脉相传的儒家学说了,而是融合了各种学术思想的一种新形态。其中加入的神学更加强调顺应天意,所以处决犯人自然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了。
于是,董仲舒不仅明确了秋冬季节要进行处罚,而且也顺带写了春夏季节应该搞些活动庆典,这种说法也就是后来的“春赏秋罚”。从此这种刑罚制度就被后面的朝代保留了下来,不过也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完善。最开始的时候,处决的时间在农历的九月到农历腊月之间,一年是四个月。后来到了唐代之后,把农历九月给去掉了,只保留了农历十月到腊月之间。相比之前的春天要宽大处理的方式方法,后边的朝代进行了更改。罪大恶极的人,不管时间一律立刻处决,“秋后决”只限于一般的大罪,这种“秋后决”的方式其实很像现在的死缓。虽然其具备的神学色彩过于强烈,但是也为后世的法律制度完善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古代的战争中,有些士兵为什么被射一箭基本就死了?
- 11-30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 11-30 古代那些建大功立大业的名将,都是如何在军中立威的?
- 11-30 作揖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之一,女性与男性有怎样的区别?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