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盐税每年可以为国库带来大笔收入 那么清朝时期的加盐到底有多高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8浏览:34分类:历史

  清朝价有多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的时候,食盐价格不仅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影响朝廷的国库收入。跟很多朝代做法相同,清朝将食盐划归官府专卖。 盐税每年可以为国库带来大笔收入。

  《清史稿.食盐盐法》记载:“乾隆十八年,计七百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一两有奇。光绪末,合课婺计共两千四百万有奇。宣统三年,度支部豫算,盐课收入约四千九百万有奇。”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清朝盐税收入占国库收入的比例。

  盐价高低是否影响普通人日常需求,并非朝廷主要考虑范围,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盐价会不会影响国库收入。清朝的时候,盐需要走完制作、流通、销售,最后到百姓手中。官府并没有全程介入,他们主要跟盐商合作。

  盐商卖盐时,需要缴纳引税,从官府手里拿到盐引。这是清朝卖盐的凭证,盐商拿到盐引后,到指定地点买盐销售。整个过程,清朝只需坐收引钱即可。这种被称为“官督商销”。

  当然,清朝也有其他贩盐的办法,比如官府运输,盐商销售,或者盐商运输,百姓销售。这些办法都没有长久推行,只有“官督商销”是主流,且使用时间最长。

  在这个体系中,盐商看似赚钱,实际完全没有保障。他们完全依赖于官府,如果官府朝他们拿钱,盐商也只能乖乖拿出。清朝又不断加重盐税,雍正以后,每次遇到军需、庆典、营建等,都让盐商掏钱。

  乾隆南巡时,内务府让江淮盐商出钱,博得皇室节俭的美名。但是,盐商给朝廷之间属于共生关系。朝廷既然需要盐商,就不可能把他们逼死。

  起初准许他们加价,后来又允许他们加耗,官吏勒索成风,盐价疯涨。换句话说,官府、盐商的负担,最后都加在普通百姓身上。

  官盐价格高,百姓需要盐,两种力量推动下,私盐泛滥成为必然。清朝各地都有私盐贩卖。一些私盐贩靠着财力,甚至纠结武装,跟朝廷对抗。

  实际上,清朝处置私盐贩卖极为严厉。按清朝规定,私盐贩卖跟私铸银钱同罪,都被列为钦犯。买私盐的人也要受到严惩。

  可是,私盐有它的市场需求,一直屡禁不止。雍正让李卫到云南、浙江任职,都是处理盐务。因为李卫敢跟私盐贩和地方豪强掰手腕,为朝廷争取利益。

  可是,打击私盐,并不能解决官盐价格过高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平衡问题。对朝廷来说,官盐价格过高,同样不利,这会造成官盐滞销,影响盐商资金周转,不利于朝廷征税。

  清朝档案记载,乾隆中期开始,官盐滞销问题开始出现。嘉庆、道光年间,都有地方那个官员上奏官盐官盐滞销问题。

  朝廷需要进行盐务改革,保障自己利益。雍正时期,全国产盐地基本都在变革。以福建为例,当时清朝推行的盐务改革中,包括废除盐商垄断,打压官吏腐败,提高国家盐税收入。这项改革让盐价降低许多。

  当时除偏僻地区道路不便运输外,福建沿海地区盐价均有下降。根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记载

  “从前买食盐时,沿海近场各县每盐一斤卖钱四五文至六七文不等,盐少时亦卖有十五六文者。今革除商人后,沿海近场各县俱系小民肩挑散卖,场盐广出,时每盐一斤止卖二文半或三文半不止不等,较之从前实为大贱。”

  但是,盐价跟太多人利益捆绑太深,导致清朝盐务改革大多短期有效,长期失效。盐价经过层层加码,仍由百姓承担,居高不下。清朝史料记载,当时很多百姓因为盐价过高,选择"坚忍淡食”,“数个月不知盐味者”。

  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曾在江淮地区推行盐务改革。除了搞促销,打击官吏腐败,裁减盐运手续外,陶澍推行的变革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只要缴纳一定的课税,就可以销盐,不论资本多少,都可以申请。

  这个做法,节省过去很多盐务中不必要的环节,成本降低,盐价降低。陶澍推行盐务改革后的盐称为“票盐”。

  很多私盐贩开始转向贩卖官盐。毕竟卖私盐是犯法的事情。很多老百姓看到官盐价格降低后,也选择购买官盐。

  官盐质量比私盐好,价格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票盐为很多农民提供生计,既可以吃得起盐,也能靠盐谋生。当时江苏海州遭遇灾荒,就是靠着票盐,才熬过灾年。

  所以,在陶澍去世后,很多百姓对他依然十分惦念。可陶澍的改革依然没有成功。因为很少有官员愿意为了老百姓的盐价,掏出自己的腰包,推广类似的改革。所以,整个清朝历史,盐价基本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