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一战后军事改革得失对中国的启示:把握正确方向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02浏览:42分类: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浩劫,但从军事角度看,它却对世界军事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标志着机械化军事革命的开端,并对一战后各国军事改革产生了推动作用。百年后的今天,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对我们今天的军事改革仍有重要启迪。

  作战计划落后时代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个风雷激荡的年代。随着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世界性的大战正在酝酿之中。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也促使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武器的火力更猛、杀伤力更强、破坏性更大。

  1883年,美国人马克沁发明了机枪,经改进后每分钟可射出600发子弹,使步兵战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此时,军队的战场机动方式开始向机械化、摩托化过渡,军队通信联络因电报电话应用大为改善,总参谋部的出现使得战争指导和作战指挥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战争开始孕育革命性变化。1861至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就已开始采取疏开的散兵线战术和堑壕、铁丝网等野战工事,海战中还第一次使用了潜水艇。正如恩格斯1893年在《欧洲能否裁军?》中所感叹的:“现在未必能再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

  然而,此时争霸的各帝国主义大国根本未曾认清军事领域的最新变化,它们对于战争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总结拿破仑战争时代经验教训上,并“闭门造车”、一厢情愿地制定了本国的战争计划。

  德国“施利芬计划”的企图是,先在西线迅速击败法国,然后回师东线打败沙俄。施利芬断言,战争将从春天开始,不迟于“秋日落叶”时就该结束。奉“拼命攻势”和会战至上为宗旨的法军,其“第17号计划”规定,一旦德法战争爆发,法军基本兵力将向德国腹地发起强大攻势,经过两三个大规模会战就打败德军,赢得战争胜利。至于追求海上霸权的英国,其海上作战计划是,在北海和大西洋通过主力舰队的决战摧毁德国海军,在陆上则派一支远征军到法国西北部配合法军行动。

  传统战法遭遇坦克飞机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初实践,却使各交战大国建立在旧有思想基础上的短期决战计划全部破产。战争开始仅三个多月,交战双方就被对方由铁丝网、堑壕、步机枪掩体和地下掩蔽部等组成的防线所阻挡。在范围有限的地面战场上,即使集中大量的兵力,使用大量的武器,也还是难以实现突破。指导思想的陈旧和落后,导致战争发展成为纯粹的阵地消耗战。1916年7月,在令人惊心动魄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以密集的机枪火力向英军疯狂扫射,仅一天之内就造成6万英军伤亡。

  在海上战场,交战双方海军受“巨舰大炮”思想影响,都企图通过大规模海战决定战争胜负,但战争中唯一的一次大海战——日德兰海战并没有产生人们预想的那种决定性结果。交战的英国和德国任何一方遭到决定性的打击都可能导致制海权能力的丧失,没有人会贸然把本国的海军命运投入到孤注一掷的赌博中。这样,海上战场也同样变成了持久战。

  战争是矛盾的运动。当战场僵局形成之时,也是其克星诞生之际。坦克作为打破阵地战僵局的新式武器,此时应运而生。1916年9月,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即取得了战术成功。康布雷战役中,英军不仅创造了集中使用坦克的先例,还开创了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先河,传统的陆战方式从此开始受到强烈冲击。与此同时,航空兵作战样式也随着战争发展而趋于多样,空中侦察、争夺制空权、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战略轰炸、防空作战、空中反潜等作战样式悉数登场。在海上持久战中,潜艇和海军飞机的使用,则把海战的作战空间扩大到了空中和水下。战争结束前,英国海军已经装备了具有现代结构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

  纵观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传统武器装备、传统作战样式仍占主导地位,但以坦克、飞机、潜艇和航空母舰为代表的机械化武器装备的出现和大量使用,不仅使军队的武器装备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而且使军队出现了新的兵种,促使战争形态开始向机械化演变,从而揭开了机械化军事革命的序幕。


  二战检验军事改革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了机械化军事革命的新时代,但军事革命的完成有赖于持续不断的军事改革来实现。一战结束后,英、法、德、苏、美、日等国都根据一战经验开展军事改革,并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这些国家在改革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作为,不仅决定了它们在机械化军事革命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它们在二战初期的胜负。

  英国 一战结束后,富勒等人极力主张英国建立以装甲部队为核心的机械化陆军,从根本上改变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等构成的传统陆军力量结构。但富勒的观点遭到了英国军事当局一些重要人物的竭力反对。由于保守势力的掣肘,加上经费紧缺,作为坦克故乡的英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其派往法国的远征军中,竟没有一个装甲师!英国陆军二战初期在欧洲大陆的作战中遭受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一战结束时,英国仍拥有世界一流的海军,但对飞机和潜艇所带来的海战变革视而不见,仍将战列舰作为海军建设的重点,而不致力于发展航空母舰和潜艇,并且不注重研究反潜战,致使二战初期在海上交通线上遭受了重大损失。

  法国 一战结束后,法军领导岗位被大批战功卓著的老将占领着,他们陶醉于“曾经为他们造成光荣的错误观点”,坚持依托坚固防线制胜论,寄希望于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能遏制德国的侵略野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尽管战后法国维持着庞大的陆军和空军,但其军事改革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法军坦克数量虽多,但都分散配属步兵使用,没有集中编组为坦克军团,形不成强大的陆上突击力量。二战初期,当德国装甲部队横扫西欧之时,装备有大量坦克的法军不堪一击也就不足为奇了。

  德国 战后德国从一战中得出了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法国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阵地战已经成为过去,机动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德国陆军认识到了坦克部队在进攻作战中的强大突击能力,20年代中后期便初步确定了以装甲部队为核心的陆军编制新结构。到二战前夕,德国陆军已形成了以装甲兵为主要突击力量的新型陆军编制结构。二战初期,德国装甲部队在航空兵的支援下,横扫西欧大陆,所向披靡。但在海军建设上,德国与其他海军强国一样,受“巨舰大炮”思想影响,仍然致力于建造大型水面军舰。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发展潜艇的设想具有创新之处,却没有引起希特勒的重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规模没有得到明显扩大,但它仍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 苏军在一战后的30年代中期制定了大纵深战役理论,这是一种崭新的机械化战争理论。这一时期,苏军在机械化部队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但军事上的保守主义使苏军的机械化改革步履维艰,一波三折。特别是主张机械化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肃清后,机械化改革进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1939年11月,苏联撤销了当时的全部4个坦克军。德国机械化装甲兵团横扫法国的事实,才使苏联军政首脑如梦初醒。于是,1940年苏军决定重新组建机械化军,但仓促组建的机械化军直到战争开始时仍没有配齐按编制规定的武器装备,苏军因此在战争初期蒙受了重大损失。

  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陆军建设上没有很快地采取根本性的改革措施,但在海军的改革上却迈出了革命性步伐。战后初期,“巨舰大炮”思想在美国海军中仍根深蒂固,战列舰作为主力舰仍至高无上,美国仍准备打日德兰海战式的海战。但是,美国海军中一些具有远见的人士,却从试验和对抗演习中看到了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优势,提倡建造航空母舰,发展海军航空兵,并促成了多个美国快速航空母舰特遣舰队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为美国在海战中取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日本 一战后的日本也实施了军事改革。在陆军建设上,日本集中力量实现机械化,提高陆军机动作战能力。在海军建设上,日本深受“巨舰大炮”思想影响,直到二战爆发时,仍在全力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不过,日本海军也有较大改革举措。它借鉴英国使用航空母舰经验,开始注重发展海军航空兵,并于1922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凤翔”号,二战前其航母数量已达10艘。只是由于日本没有全力发展航空母舰,才使其规模受到限制。而正是凭借着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而急剧膨胀的军事力量,日本从3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侵华战争,后来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整个东南亚,并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重创美国海军。

  对中国军事改革的启示

  作为机械化军事革命肇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爆发已经百年。时至今日,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军队还没有完成这场革命,而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新军事革命已如火如荼。双重历史使命,构成严峻挑战,只有持之以恒地开展军事改革,才能完成两场军事革命,而重温机械化军事革命的发展历程,对今天的军事改革有着深刻的启迪。

  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的第一要务。任何保守落后的军事思想从来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一战后各国围绕陆军机械化问题创新和保守两种思想的激烈博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打破陈旧落后的军事观念,在思想深处来一场变革,才能跟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步伐。在面向信息化改革中,任何僵化教条、思想懒惰、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保守落后思想,都必须坚决予以清除,否则改革就难以真正展开。 

  必须坚决打破利益藩篱的束缚。任何军事改革,都必然涉及利益调整,改革的阻力往往也会由此而产生,能否打破这一瓶颈,事关改革前途。一战结束后,苏联某些骑兵出身的高级将领,对于曾给自己带来荣誉、权威和利益的骑兵降为机械化兵种的附庸心有不甘,结果给苏军机械化改革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当前,我军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能否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关乎改革大局,藩篱一旦突破,改革必将势如破竹。

  必须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军事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能否把握好改革方向至关重要。一战结束后,不少国家在海军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在重点发展传统作战力量还是新型作战力量问题上首鼠两端,未能选择好方向,丧失了发展机遇。现在,我军面临着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在军事改革上,必须用信息化军事革命的目光去审视机械化军事革命的历程,用信息化思维方式指导军事改革,以实现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双重跨越。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