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6浏览:30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迁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晚唐诗人许浑虽然名气不大,但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却家喻户晓。这首七律的头两句是“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是在哪里的高城发“万里愁”的呢?这座城市大名鼎鼎,就是咸阳。证据呢?这首诗的标题就叫《咸阳城东楼》……

  陕西省咸阳市,最为著名的一张历史标签,无疑是“秦都”。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君主就是在咸阳发号施令,“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统天下。

  作为晚唐诗人,许浑看到了大唐帝国的腐朽与不堪,他自然会想到秦国时的咸阳。那时的咸阳,是何等的大气磅礴,气势雄伟。许浑希望唐朝能像秦国那样励精图治,重新收拾旧河山。

  那么,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由于史料的缺失,秦国早期的都城在何处,争议较大。比如早期都城西犬丘(西垂)到底是不是秦国都城,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根据古人的说法,西犬丘的位置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虽然有争议,但秦国的地图还是把西犬丘标注为秦国第一个都城。

  之后,秦国不断东迁,而国君所居之地,一般也被视为秦都,比如汧渭之会(一说为今陕西宝鸡市区,一说为今陕西眉县附近,还有很多种说法),此时的秦国君主是秦文公。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秦宁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都迁到了平阳(陕西省宝鸡市以东),也是地图标注的秦国第二个国都。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都又迁至平阳西北不远的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为地图上所标注第三个秦都。当时,晋国与楚国将秦国阻在关西(潼关以西),秦国地盘主要是狭长的关中地区。只不过由于晋、楚实力太强,秦国无法取向东向的巨大进展。秦国国都在雍三百多年,但迁都于雍,依然是秦国东向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国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

  机会果然来了,赵、魏、韩三家分晋,虽然魏国实力很强,但以秦国的实力是可以与魏国抗衡的。公元前419年,秦灵公将国都从雍迁到了东边的泾阳(今陕西泾阳)。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到,雍距离泾阳150公里左右,而泾阳距离魏国的河西(今陕西韩城、大荔一带)不过一百公里左右。这次迁都,虽然有秦灵公想摆脱雍的守旧势力的纠缠,但东向之意非常明显。

  泾阳位于渭水以北、泾水以东,北有北山,南有秦岭,地理优势明显。不过,由于魏国有名将吴起,尤其是公元前389年,魏军大破秦军50万,秦国迁都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秦国的战略依然还是那个可怕的字——等,需要等多久就等多久!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之后,赵国与魏国翻脸,再加上魏国的精力明显放在东线(齐、赵),秦国不但防御压力下降,还有机会东向。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再次将国都东迁,新都是栎阳,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栎阳位于泾阳以东约30公里,地理上距离不算太长,但这次迁都,给秦国主要带来了心理上的影响。公元前340年,秦将商鞅大破魏将公子昂。魏国招架不住,决定把河西之地让与秦国,魏国迁都大梁(河南开封)。不过,秦国真正得到河西之地,是在公元前330年。而早在公元前350年,秦国又一次迁都,新都是咸阳。

  为什么叫咸阳呢?古人定地名,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而咸阳地位于渭水之北,又位于九嵕(“嵕”读“宗”)山之南,山水都是“阳”,所以叫咸阳。“咸”的意思是“都(dou)、皆”。

  营建新都咸阳,是商鞅向秦孝公嬴渠梁提出来的,时间是公元前350年,孝公即位第12年。值得注意的是,咸阳位于栎阳以西约30公里,旧都泾阳正南不远处。迁都咸阳,主要有几个考虑:一、秦国规模越来越大,栎阳城小,不足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国君对宫室的需求。咸阳位于关中中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迁都的合适所在。二、秦国已攻下河西之地,整个关中都可以解除来自东方的军事威胁。当然,都城往西迁,也是在万一有敌军从东线攻秦的情况下,争取到战略空间和时间。

  秦定都咸阳,还有一个好处,距离西南的蜀国更近了。秦国虽强,但与东方诸侯的优势并不太明显。秦国要壮大,非取蜀不可。定都于咸阳,方便取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纳司马错之议,出兵灭了蜀国。取蜀之后,秦国有了巨大的后方补给基地,综合实力远在六国之上,为日后的秦灭六国统一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秦收天下,咸阳为天下之中。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